- +1
靜悄悄地滅絕?!?長頸鹿也將成為瀕危物種?
作為動物園中最受游客喜愛的動物之一,野生長頸鹿的生存狀態似乎常常被忽視。據美國《紐約郵報》21日報道,長頸鹿即將首次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名錄,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USFWS)20日公布了這項提案,擬將長頸鹿納入《瀕危物種法》保護范圍。

圖源:pixabay
多年來,動物學家們說,長頸鹿一直在“靜悄悄地滅絕”。
根據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數據,野外生活的長頸鹿數量僅剩下9.7萬頭,相比30年前數量減少36%到40%。同年,IUCN把長頸鹿的保護等級由“低危”上調至“易危”。關于長頸鹿的情況,IUCN又在2018年年底做了更新:兩種長頸鹿亞種被列為“極度瀕危”。
“人們似乎愿意相信那些我們熟悉的,例如長頸鹿、大猩猩等動物過得非常好,因為這些動物我們能在動物園里看見。”杜克大學生物保護學家斯圖爾特·皮姆說。
但根據美國史密森尼協會的報道,長頸鹿在過去100年里已經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區絕跡了。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布基納法索、馬拉維、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這七個國家的長頸鹿,已經處于滅絕狀態。
長頸鹿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面:城市擴張導致棲息地喪失以及非法偷獵。人類偷獵長頸鹿,有時為了意想不到的部位——尾巴。在一些非洲國家,長頸鹿尾是身份象征,男人“拿鹿尾當聘禮,才有希望娶到新娘”。而在政局不穩的國家如烏干達、蘇丹等地,長頸鹿肉成為了重要的糧食來源。
長頸鹿是非洲動物,為什么美國人要管?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長頸鹿器官及其制成品的主要市場,10年間一共進口近4萬件長頸鹿相關制品。因此美國政府希望通過限制進口使用長頸鹿骨骼、皮毛等制成的產品(如地毯、珠寶和鞋子),來減少對長頸鹿的偷獵。這將是長頸鹿首次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
據悉,早在2017年,5家動物保護機構曾聯名申請,要求美國政府把長頸鹿列為“瀕危”物種。
當我們踏上非洲大地,開始更多的觀光旅游或投資建設時,當你看到市面上的野味、新興的狩獵文化、傳統的手工藝品甚至習俗時,請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入鄉隨俗前,請三思。縱然你不是手染鮮血的劊子手,但也可能會是推波助瀾的幫兇。就連當初被認為沒有滅絕威脅、數量極多的長頸鹿,現在都掙扎在繼續生存的邊緣上。

圖源:pixabay
長頸鹿即將瀕危,其他動物還會遠嗎?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數十至數百倍,而且速度還在加快。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19日報道,2100年,生活在北冰洋的北極熊將不復存在。海冰因為氣溫的上升而減少,北極熊無法再借助海冰獵捕海豹。失去獵物的北極熊陷入嚴重的營養不良,無力繁衍后代。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受氣候變化影響瀕臨滅絕的野生物種已達7412種,而在2000年還只有約10種。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環境變化導致野生動物食物匱乏。
著名植物學家亞歷山大·安東內利表示,在21世紀結束前,地球上有100多萬種物種將面臨滅絕風險,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去年5月,發表在專業生物期刊《生物評論》上的研究指出,人類的活動已經使大量物種滅絕,并將更多物種推向滅絕邊緣。一些科學家表示,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而這次是由人類驅動的。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環球時報、都市快報、果殼自然、參考消息等;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