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戀對象”推薦高收益投資,超200人被騙2700余萬元
犯罪團伙創建以農產品現貨交易為名的非法平臺,安排業務員與被害人“網戀”,并推薦被害人至平臺開戶投資,再通過后臺操控盤面行情,致被害人虧損。
這樣的犯罪侵財模式,讓200余名被害人共計損失2700余萬元。11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浦東新區檢察院)獲悉,近日,該院辦理了這起電信網絡詐騙案。
投入28萬,驚覺遭遇“殺豬盤”
2021年,高先生被一陌生女子加微信,在后來的聯系中,兩人聊天甚是投機。女孩常常發來自己的生活照片和自拍照,并對高先生噓寒問暖,二人感情逐漸升溫,通過網絡確定了戀愛關系。
“你做什么生意?一個月賺多少錢?”某天,女友以這樣的話題與高先生展開了對話。在得知高先生收入還不錯后,女友介紹道,自己在一家線上經營農副產品的公司上班,還與從事投資的閨蜜一起通過農產品現貨交易來賺外快,收益可觀,如果高先生想一起投資,可以讓閨蜜和專業的投資老師帶單。高先生加上了女友閨蜜和投資老師的微信,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一款“某某現貨交易”APP進行交易。
按照投資老師給出的行情和操作指導,高先生一開始確實小賺幾筆,但隨著投資金額的加大,投資老師的行情分析變得不再準確,高先生漸漸虧損了不少。而女友卻安撫他,暫時虧損是正常的,這是因為投資金額還不夠大,要有魄力才能賺錢。為了不在女友跟前丟面子,高先生再次加大了投資,陸續在平臺投入了28萬余元,凈虧損6萬多元。此時高先生發現,投資老師、女友閨蜜以及女友都已失聯,投資平臺也無法操作,他這才驚覺遭遇了“殺豬盤”。
“我的女友”只是人設
高先生的網戀女友到底是誰?經查,該騙局背后是以犯罪嫌疑人許某為首的犯罪團伙,由老板許某及其手下10余個部門組成,各部門設有部長、業務員、帶單老師、分析師、控盤手等。通過社交軟件在網絡搭訕被害人的正是其中的業務員,被害人高先生的“女友”只是犯罪團伙精心打造的“人設”之一。
許某使用三名女員工的形象打造“人設”,分配給各部門業務員用以開發客戶。業務員使用相同的人設、話術,以交友、網戀的名義與被害人交往,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將被害人引流至“某某現貨交易”平臺開戶。為了取得被害人的信任,“人設”員工還會配合語音、視頻聊天,并經常提供個人照片,增強“人設”的可信度,而“閨蜜”則由各部門的部長扮演。
犯罪嫌疑人:客戶虧了,我們才有提成
據多名犯罪嫌疑人交代:“員工主要賺取客戶交易的手續費和客戶虧損的提成。客戶虧了,我們才有提成,客戶賺了,我們就要被扣工資。”在這樣的規則下,業務員開發客戶后,帶單經理、分析師等角色相繼粉墨登場,在針對被害人的圍獵中配合默契、環環相扣。
經審查,涉案APP是一個以經營農產品現貨交易為名的非法平臺,表面上有漲有跌,實際上犯罪團伙可以通過后臺操控盤面行情。承辦檢察官梳理了犯罪分子的幾種手段:“首先是誘導客戶頻繁交易從而產生手續費;對于交易金額大的、不聽分析師指引的客戶,操盤手會根據客戶委托情況,操控盤面走反向行情,導致客戶損失;分析師前期帶單時往往會讓客戶小有盈利,從而累積客戶的信任度,后續直接反向帶單,導致客戶虧損;再則通過提供短暫的小點位行情,引導客戶大點位交易,或行情反向后仍誘導客戶繼續持倉擴大損失。”
經審計,該案被害人達200余名,共計詐騙金額達人民幣2700余萬元。自2024年9月底,浦東新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陸續對犯罪嫌疑人許某以及該團伙中的部長、分析師等人提起公訴,法院已對部分案件開庭審理。浦東新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機關、法院積極推進追贓挽損工作,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