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航展|蘇-57首次現身中國:出口前景如何?中國會買嗎?
俄羅斯首次證實已經簽署首批蘇-57E戰斗機出口合同,但沒有透露具體買家的信息。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米赫耶夫(Alexander Mikheyev)在中國航展期間表示,俄羅斯已與外國客戶簽署了首批蘇-57E戰斗機的出口合同。這是俄羅斯官方機構首次承認其第五代多用途戰斗機獲得了外國客戶的認可。但米赫耶夫沒有透露具體買家。這也引起了外界的猜測。那么,蘇-57出口前景如何?中國會購買嗎?

俄羅斯在中國航展展示的蘇-57E戰斗機。
蘇-57E國際競爭力如何?
在本屆珠海航展中,俄羅斯派出兩架蘇-57隱身戰機參展:一架蘇-57進行飛行展示,由俄羅斯傳奇試飛員謝爾蓋·博格丹駕駛,另外一架蘇-57E參加靜態展示。但根據細節照片,出口的蘇-57E不具備飛行能力,可能是用于靜態展示的全尺寸模型。
蘇-57戰機是俄羅斯空天軍裝備的第一款隱身戰機,其原型機T-50在2010年1月首飛成功。該機原計劃在2015年正式服役,但由于技術、經費等多方面的原因,正式列裝時間一推再推,而且還出現了首架量產蘇-57墜毀的嚴重事故,直到2020年,俄空天軍才正式迎來第一架蘇-57戰機。目前,俄空天軍已經列裝了20余架該型戰機。
為了適應出口,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在蘇-57基礎上推出了出口型蘇-57E戰機,根據出口需求進行了針對性的改動。一般情況下,相對自用產品,出口產品的性能一般會進行降級,蘇-57E也不例外。比如蘇-57E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4.5噸,這說明其動力系統應該是用于蘇-35戰機的AL-41F1S發動機,即“產品117S”型號,而自用型蘇-57目前使用的是16噸最大推力“產品117”發動機,而更先進的AL-51F1(即“產品30”)還未正式批量列裝,更不可能出口。
AL-51F1發動機由“土星”聯合體和“禮炮”聯合體兩家航空發動機研制廠商聯合打造,這種發動機是一種帶加力燃燒室的雙軸渦扇發動機,由三級風扇、單級低壓渦輪、五級高壓壓氣機和單級高壓渦輪組成,最大加力推力達17.2噸,并且比AL-41F1型發動機節省30%的燃料,裝備該型發動機后的蘇-57戰斗機將能實現1.5馬赫超音速巡航。配裝AL-51F1發動機的蘇-57原型機于2017年年底完成首飛,此后一直擔任這款新型發動機的測試驗證飛行任務。原計劃在2020年開始批量生存,但由于技術問題,預計推遲到明年才能批產。
根據蘇霍伊公司公布的信息,蘇-57E戰斗機最大起飛重量34噸,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載彈量7.5噸,最大轉場航程4000公里,可攜帶多種導彈和炸彈,包括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彈藥。根據之前公布的信息,蘇-57機腹下方擁有兩個串聯的主彈艙,每個彈艙可攜帶兩枚R-77系列中距空空導彈或尺寸相近的其他類型彈藥,比如X-69型空地導彈。兩個主翼下方各有一個繭形彈艙,可容納一枚R-74系列近距格斗空空導彈。

蘇-57E可以掛載多種彈藥。
俄羅斯還未公開蘇-57E的雷達、光電系統等電子設備。蘇-57配備的是NIIP Sh-121模塊化多波段雷達系統,集成了機頭主雷達、機頭側視雷達以及機翼前緣襟翼部分雷達3個主要模塊。機頭安裝的N036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1552個T/R模塊),對典型戰斗機的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機頭天線后方的一對N036B型側視天線(358個T/R模塊),可以擴大雷達的覆蓋范圍。第三個模塊是一對內置于機翼前緣襟翼部分的N036L型L波段相控陣天線,具備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以及用于敵我識別。
與蘇-27系列和米格-29系列一樣,蘇-57在前風擋的機頭上方配備了紅外搜索和跟蹤(IRST)系統,迎頭探測45公里,尾追探測發動機熱源100公里。電子戰設備方面,該機配備了紫外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和光電干擾系統,此外還配備了L402綜合電子戰(EW)系統。
參考蘇-57的電子系統,蘇-57E的雷達系統應該也會進行降級,衍生一套專門用于出口的型號,可能會根據客戶需求是否配備3個雷達模塊,如果預算有限,很可能只保留機頭的主雷達。
綜合來講,蘇-57是俄羅斯根據自身技術情況和國情研制的一款達到五代機水平的戰斗機,在設計過程中進行了大量取舍,發揮自身的長處,盡量彌補自己的短處。在五代機標準“4S”(即超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和超戰場態勢感知)中,除了超隱身,其他3個指標均在世界先進前列,但是隱身性能被認為是五代機的最核心性能。普遍分析認為,蘇-57的迎頭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在0.1到0.5之間,在主流五代機中只能是敬陪末座,有不小的差距。
這次亮相航展的蘇-57并未配備龍勃透鏡,也側面證明該機雷達隱身能力一般,當然考慮來華參展的是原型機,隱身優化還沒有完成。但是對比量產機,蘇-57仍有諸多需要改進的方面,比如蒙皮、裸露的鉚釘、彈艙的縫隙過大……這些細節處理都會影響隱身能力,后續蘇-57如果要提升隱身能力,在工藝、隱身涂料和材料等技術細節方面仍要花不少功夫。
一些國家不得不選擇蘇-57E?
蘇-57首飛之后,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在一些防務展上就展示了該機的模型,而且這個項目在啟動后印度就成為合作伙伴,因此,該機并不會像美國F-22A戰斗機那樣“概不外銷”,而是會像蘇-35、米格-35等先進戰機一樣,外國客戶(俄羅斯認定能夠出口的國家)只要肯給錢,就可以賣。隨著該機的定型,2021年,蘇霍伊公司首次在印度航展上展示了蘇-57E全尺寸模型,同年該模型還亮相阿聯酋阿布扎比防務展,這表明俄羅斯開始積極推銷這款戰機。2021年,米赫耶夫曾表示,俄方愿將最新型第五代戰機蘇-57E出售給戰略伙伴。
根據媒體報道,米赫耶夫在采訪中表示,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體系的目標是將新型武器裝備推向國際市場,這款第五代戰斗機已經吸引了多個友好國家的興趣,并通過出口訂單為俄羅斯軍工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斑@不僅是經濟效益,更是對未來10至15年新產品研發的投資支持。”米赫耶夫說道。對于俄羅斯派出蘇-57戰斗機參加中國航展期望獲得的效果。米赫耶夫表示,“只有一個經濟影響,即我們在市場上的存在,通過出口訂單支持我們的行業。”

有觀點認為,中國可以買幾架蘇-57E用于研究。但數量太少,俄羅斯應該不會答應這種交易。
從米赫耶夫的表態可以看出,俄羅斯派出蘇-57參加中國航展并非為了向中國推銷,而是為了展示其在五代機市場的存在,俄羅斯心里也清楚,中國航空工業早已今非昔比,殲-35的亮相讓中國成為第二個擁有兩種五代機的國家,蘇-57是重型戰斗機,而中國殲-20也是重型,而且已經系列化發展,綜合性能尤其是隱身能力也優于蘇-57。
也許有些讀者會說,十幾年前,中國四代機也已經有了殲-11B和殲-10A,但還是引進了蘇-35戰機,因此,引進蘇-57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筆者想說的是,十幾年前,在四代半戰機上,蘇-35還能引起中國的興趣,那是因為中國四代半戰機還在研制或剛剛小批量列裝階段,多個戰略方向的壓力也需要加強能力,因此,對蘇-35才有采購的需求。但隨著國產四代半戰機的成熟和五代機的列裝,后續并沒有繼續增購蘇-35,這也說明已經不需要蘇-35乃至蘇-57。
對于俄羅斯來說,蘇-57E的銷量還是可期的,因為國際軍貿不僅僅是價格和技術性能的比拼,還有政治因素,因為目前能夠提供五代機水準戰機的國家寥寥無幾,不少俄羅斯傳統軍火出口國在五代機方面的選擇非常少,比如伊朗、印度、越南、朝鮮、哈薩克斯坦等,都是蘇-57E的潛在出口國。
以印度為例,印度曾是蘇-57項目的合作伙伴,印度命名為FGFA項目,該項目是以俄羅斯T-50(蘇-57)戰機為基礎,合作研制出符合印度需求的蘇-57戰機。但由于技術共享和資金等方面的原因,雙方在2018年不歡而散。印度將重點轉向國產的五代機項目AMCA,但以印度現有的航空基礎和技術水平,短期內并不能支撐起五代機的雄心,AMCA項目像LCA項目那樣拖拖拉拉的可能性很高。隨著美印軍事關系近五年來迅速升溫,但F-35的產能以及美國的顧慮,印度十年內獲得F-35的可能性很低。在周邊國家五代機的壓力下,印度會不會再次“吃回頭草”——重新選擇蘇-57,值得探討。
米赫耶夫沒有透露蘇-57E的首個買家是哪個國家,但分析認為,考慮到有媒體曾經報道說,阿爾及利亞已經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蘇-57E戰斗機的協議(但雙方的官方層面沒有證實這一消息),阿爾及利亞很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外客戶。阿爾及利亞是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出口國,俄向阿出口了米格-29和蘇-30戰機、“基洛”級潛艇和“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等主戰兵器,因此,阿爾及利亞采購蘇-57E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