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破產邊緣的“中國旅游第一股”②丨人造古城如何拖垮一家上市公司?
中國旅游板塊第一家上市公司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張家界,000430.SZ),如今正走在破產的邊緣。
10月16日,張家界收到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張家界中院”)送達的(2024)湘08破申12號《決定書》及(2024)湘08破申12號之一《決定書》,申請人張家界博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張家界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張家界中院決定對張家界啟動預重整,并指定張家界清算組擔任預重整臨時管理人,具體負責預重整各項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張家界成立于1992年12月,于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張家界市內最大的旅游集團和唯一的上市平臺,同時也是中國旅游板塊第一家上市公司。
張家界旗下擁有大庸古城、環保客運、寶峰湖、楊家界索道、十里畫廊觀光電車、張家界中旅、張國際酒店等資源,形成了“旅行社+景區+旅游客運+酒店+線上營銷平臺”多要素資源綜合體,被譽為“山水旅游第一股”。
這樣一個大型“綜合體”如何會走到如今這一地步?

大庸古城外一圈商鋪均為空置狀態。(除標注說明,本文圖片均來自 澎湃新聞記者 唐瑩瑩)
張家界已連續4年錄得虧損
10月28日,張家界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約1.3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7.76%;歸母凈虧損約356.21萬元,同比增虧199.07%。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約3.1億元,同比減少5.08%;歸母凈虧損約6472.51萬元,同比減少53.36%。
可見的是,張家界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虧損。
據張家界此前披露的財報,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0.92億元、1.35億元、2.6億元、2.39億元。

來源:Wind資訊(除特殊注明,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唐瑩瑩)
今年上半年,紅火的旅游市場更是和仍在虧損的張家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據“張家界旅游”8月20日發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張家界市接待游客2064.5萬人次,同比增長9.3%;實現旅游總收入288.8億元,同比增長14.3%。
而8月26日,張家界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74億元,同比減少2.87%;歸母凈虧損約6116.29萬元,同比增虧49.13%。同日,澎湃新聞發布的稿件《張家界:上半年虧損逾6000萬元,大庸古城購票人數同比降八成》沖上熱搜。
張家界在半年報中披露的購票數據顯示,成員公司中,上半年僅十里畫廊觀光電車錄得購票人數和營業收入同比雙增長。大庸古城上半年購票人數同比降幅最高,為81.89%,購票人數僅錄得2300人。

來源:張家界2024年半年報
同日,張家界還發布了另一份公告,指出為順利推進公司預重整及重整工作,提升公司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維護和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權益,預重整臨時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決定公開招募公司的重整投資人。
11月15日,張家界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尚未收到法院關于受理重整申請的文書。
總投資逾22億元,日均購票游客未過百
張家界對大庸古城的投資最早可追溯至8年前。
2016年3月21日,張家界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運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稱擬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投向大庸古城(南門口特色街區)項目。

張家界預計,大庸古城總投資金額約18.83億元,建設地點位于張家界市市城區南門口片區,規劃范圍是澧水河以北(含澧水河)、濱河路以南,逸臣酒店至觀音大橋段。
最終,大庸古城的投資金額遠超計劃。
張家界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大庸古城項目累計實際投入金額約22.71億元,資金來源為募集資金、銀行貸款和自有資金相結合。截至報告期末,大庸古城項目累計實現的收益約-3.98億元。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據張家界歷年年報統計,2021年大庸古城全面完成建設并對外試運營后,至2023年,大庸古城的歸母凈利潤約-4.83億元。

從張家界2021年至2023年年報披露的數據可見,大庸古城的營業成本遠超營業收入。尤其是折舊攤銷,3年累計約1.32億元。而大庸古城3年來的營業收入總和還抵不上職工薪酬這一項的成本。

從購票數據來看更為慘淡。
據張家界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半年報,大庸古城購票人數分別錄得1.11萬人、1.27萬人和0.23萬人,遠遠低于同期張家界旗下的其他景點。

雖然張家界未在2022年和2023年年報中披露大庸古城的購票人數,然若以總購票人數減去其他各景點的購票人數可得,2022年和2023年大庸古城的購票人數最高分別為3.41萬人和2.2萬人,日均購票游客均未過百。

(標紅為計算得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年,張家界共實現接待購票游客人數約715.77萬人,同比增長2.5倍。張家界旗下的環保客運、寶峰湖、楊家界索道的凈利潤均錄得同比翻倍增長,而大庸古城在2023年錄得約2.49億元凈虧損。
持續的虧損顯然與張家界的設想背道而馳。
張家界在2023年年報中指出:“國內古城古鎮項目粗放化的擴張發展模式嚴重脫離市場實際,大庸古城找準合適的定位和市場發展空間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
根據張家界最早的預估,“大庸古城建成后,將滿足游客對文化休閑類旅游產品的需求,預計將實現年營業收入48542.21萬元,凈利潤18450.13萬元。”

張家界:受疫情影響,導致大庸古城招商工作嚴重滯后
“大庸”是張家界的古稱,建城超過2200年。
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大庸縣,設立大庸市,以原大庸縣的行政區域為大庸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大庸古城所在地原為“南門口沿河街區”,位于張家界市的中心區域,南靠“三湘四水”之一的澧水。景區交通便利,距離張家界火車站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
張家界曾表示,大庸古城將通過奇門遁甲、古城穿越、南門大碼頭、三元宮等引擎項目,打造集“吃、住、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綜合休閑區,構建張家界中心城區的城市文化休閑新地標。
然而,開業至今,大庸古城甚至未能完成整個項目的招商。

張家界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大庸古城于本報告期全面完成項目建設,并于6月21日對兩個核心業態《遇見大庸》《飛越張家界》進行試運營,但由于7月28日張家界本地暴發外溢疫情,大庸古城各項業務完全暫停,并且之后一直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大庸古城招商工作等恢復工作嚴重滯后。大庸古城于6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新增折舊攤銷3892.91萬元;大庸古城項目貸款總額82493.54萬元,較上年同期78426.25萬元增加4067.29萬元,本報告期貸款利息4070.72萬元較上期增加799.31萬元,其中:1-6月利息2054.72萬元資本化,7-12月利息2016萬元計入財務費用。”
2022年年報中,張家界再次表示:“大庸古城于上一報告期已全面完成項目建設,本報告期內由于受旅游市場復雜多變影響,張家界旅游行業受挫嚴重,導致大庸古城招商工作滯后,其他各項業務基本暫停。”

周末仍顯空曠的大庸古城。
毫無疑問的是,如今對張家界而言,斥巨資投入的旅游景點卻成了個巨大的“拖累”,而且還是在大庸古城有補貼的情況下。
以張家界2024年三季報中披露的數據為例,報告期內張家界市澧水風貌帶建設項目補助約298.93萬元,大庸古城項目建設財政補貼約204.84萬元,湘西地區重大產業項目補助-大庸古城項目約9.64萬元,遇見大庸項目補助約7.78萬元。
但這些補助對大庸古城的虧損而言根本是杯水車薪。
張家界2023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由于大庸古城公司經營遠低于預期,持續大額虧損,對其固定資產、投資性房產、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金額約7514.72萬元,占利潤總額比例的39.07%。

來源:張家界2023年年報
在2024年半年報中,張家界在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方面提到,公司面臨的風險包括大庸古城項目面臨被債權人申請司法重整和后續經營發展問題。應對措施上,張家界表示:化解大庸古城債務風險,積極尋找合作伙伴,整合發展大庸古城業務。
在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中,張家界也指出,本次招募重整投資人的目的在于引入產業協同、實力雄厚的重整投資人,為公司提供產業及資金等方面支持:一是有效整合產業資源,提升資產的運營效率,改善公司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二是全面化解公司經營及債務風險,優化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結構;三是依法維護和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權益,努力實現債權人、債務人、出資人和投資人等各方共贏。

上了鎖的廁所。
湖南省委書記前往調研:了解重整進展,指出要盤活存量資產
那么,大庸古城是否還有“突圍”的“希望”?
某不愿具名的旅游行業研究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張家界大庸古城的規劃存在“先天不足”。
首先是定位的不清晰,大庸古城一方面希望開發“大庸”這一歷史符號之下的文化資源,往景區的方向發展。同時,還想跟上全國各地的古城古鎮開發熱潮,在自然風景之外開啟另一條文旅發展路線。但大庸古城最終的規劃卻既沒有作為一個景區的獨特資源(幾乎全是重建的明清建筑群落),也缺乏一個“城”的煙火氣,對游客的吸引力自然不高。
其次,張家界的旅游動線基本分布在武陵源區,這也是一些旅行社設計旅游線路的優先方向,而大庸古城在市中心,與武陵源區域有近60公里的距離,顯然無法整合到張家界的主要旅游動線上,其客流量自然也就沒有任何保障。
不過,該研究員認為,從張家界旅游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過度依賴武陵源這樣的自然生態類資源的局面也的確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周末仍顯空曠的大庸古城。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上周,11月11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張家界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也來到大庸古城調研。據華聲在線報道,沈曉明步行察看古城規劃建設運營現狀,了解資產負債、重整進展等情況,指出要盤活存量資產,積極探索“旅游+”新模式新路徑,推動旅游發展提質增效。
“大庸古城的探索不能說沒有價值,方向是對的,只是需要從多個層面做一些改變,多維度盤活存量資產。當前,大庸古城面臨的最大難點是客源不足的問題。如何破局?回到問題的起點,必須要重新做一個清晰的自我定位。既然古城的建筑基本都是新修建的,那就沒必要繼續困于‘古城’這個框架,可以參考洛陽應天門、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模式,圍繞年輕群體形成一個更契合年輕人逛、吃、玩、樂等新需求的文旅綜合體,與中心城區更好地融合,帶動周邊的文旅、餐飲、住宿等消費。”上述研究員建議,大庸古城的長期目標應該是為張家界的文旅產業發展開辟“第二戰場”,在自然風景觀光之外打造第二個文旅消費中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