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魏建國:中國數字貿易要搶占先機,下好三步棋
11月12日下午,以“智聯世界貨通天下”為主題的2024全球數字貿易大會在武漢舉行。在主題演講環節,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魏建國先生發表了題為《中國數字貿易要搶占先機,下好三步棋》的演講。
演講中,魏建國強調,中國要搶占全球數字貿易的制高點,必須下好三步棋:加大開放力度,以高水平的開放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大創新力度,向全球推出更多的數字貿易的公共產品,以增加中國的數字貿易影響力和權威性;加強國際合作,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體系的談判,盡快加入全球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
以下是演講全文(有刪改):
當今,我們已經進入到數字經濟的時代,許多人問我未來中國哪個領域將會發展最快?我認為未來5年,我國的數字貿易是發展最快的,它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整個中國的數字經濟,而且必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說未來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戰場將在中國。為什么這么說呢?有三點很重要的理由。
第一,全球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做數字貿易。它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貿易大國,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貨物進出口國,未來也將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的第一大國。其次要具有一個超大規模的市場,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大的生活、生產原料以及商品的市場,中國同時具備了以上兩個條件,做數字貿易當仁不讓,但僅僅這個條件還不夠。
第二,一個國家在數字貿易方面發展迅猛、潛力巨大,并且能夠成為今后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我國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和優勢。數字貿易大規模地快速增長。我們可以看一看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一些資料和情況,比如說從全球來看,2021年全球數字貿易總額是6.02萬億美元,2023年增長了7.13萬億美元,一年1萬億美元的增長,而且年均增速高達8.8%,我們預計到2030年全球數字貿易占服務貿易的規模能達到75%,而且數字技術將推動全球貿易平均增長1.8%~2%,這很不容易,所以數字技術也是我們當前很重視的一個領域。

中國是數字貿易大國,其發展更是令人矚目,2020年,我國數字貿易為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占GDP的比重是38.6%,預計2025年,明年數字經濟將達到60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0%。中國未來5年跨境電商發展很快,其中我們過去的5年跨境電商增長了10倍。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已經達到了1.2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們外貿的一匹黑馬,同比增長了10.5%,在未來的5年,跨境電商會像一般貿易、加工貿易一樣,形成我們貨物貿易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上表明,中國的數字貿易來勢迅猛,發展潛力巨大,未來5年必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
第三,最重要的理由,我國體制上的優勢將源源不斷地推動數字貿易的創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我們認為就是數字的革命,而其中最大的支撐就是創新。我們這里講的創新,不僅僅是科技的創新、結構的創新、金融的創新、管理的創新,更重要的是體制的創新,我們要建成世界上絕對一流的數字化革命的平臺和試驗田,沒有這種創新是絕對不行的。可以說,創新將是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有人問,中國目前具備這么好的優勢條件,要搶占全球的數字貿易制高點還要做什么呢?我認為我們下一步應該下好三步棋。
第一步,加大開放力度,以高水平的開放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要看到我國數字貿易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2001年我國數字貿易規模僅為美國的31.8%,英國的55.1%,要擴大市場的占有率,必須主動地對接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特別是CPTPP、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我們要盡快地引入歐美日韓等國家數字產品和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條款,加大我國制度轉型開放的步伐,要從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入手,建立全國統一的數字貿易大市場。從統計、應用、交換、監測、安全以及系列的整套的長效的機制和體系,盡快形成并建立我們數字貿易的全國大市場。
第二步,我們要加大創新力度,向全球推出更多的數字貿易的公共產品,以增加中國的數字貿易影響力和權威性。許多人問我,說我們已經有了微信、移動支付、數字貨幣,下一步還有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但我認為這遠遠不夠,歐美國家在這些方面提供的公共產品比我們要多。
第三步,我們要加強國際合作,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體系的談判,盡快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可以說我們現在是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的最好時機。如果說跨境電商發展掀開了我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新篇章,那么,今天我們可以說,數字貿易將打造數字絲綢之路的新升級。我們不僅能幫助中國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通過電商平臺,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同時,我們也有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和吸引力來帶動其他地區的產品進入我國市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