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沒有撫養子女的父母是否有繼承權?
父母作為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即使未履行撫養義務,仍然享有法定繼承權。然而,根據繼承法中的“喪失繼承權”的特定條件,父母若對子女存在嚴重侵害行為,可能喪失繼承權。
這些情況包括故意殺害被繼承人、虐待或遺棄被繼承人等。下面將從繼承權的基礎法律、影響因素、和實際案例來解析無撫養子女的父母是否享有繼承權的問題。
繼承權的法律基礎
《民法典》第1127條規定,法定繼承的第一順位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依次繼承同等份額。
而《民法典》第1129條進一步說明,如父母失去行為能力或生活困難,無論是否盡到撫養義務,子女仍需給予必要的經濟支持,因此法律上不會因“未盡撫養義務”而剝奪父母的繼承權。
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條件
《民法典》第1125條規定了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包括故意殺害被繼承人、虐待或遺棄等惡劣行為。由此可見,繼承權的喪失條件非常嚴格,且通常必須是嚴重的侵害行為,若父母僅未盡撫養義務,法律并不認定其喪失繼承權。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務中,未履行撫養義務的父母可能面臨“繼承份額”的調整。《民法典》第1124條允許法官在分配遺產時酌情考慮繼承人的貢獻與實際關系。因此,如果父母并未撫養子女且子女明確表達不滿,法院在遺產分配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繼承份額。這種調整并不剝奪父母的繼承權,但可以減少其繼承比例。
實際案例與總結
在一些司法實踐中,法院會根據繼承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未盡贍養義務的情況下對繼承份額進行調整。
例如,在2021年的一起案例中,法院在分配遺產時,考慮到父母未對被繼承人盡撫養義務,將父母繼承份額調減,更多遺產分給長期照顧被繼承人的其他繼承人。這說明盡管父母享有法定繼承權,但在分配上會受到履行義務情況的影響。
總結而言,父母即使未盡撫養義務,仍享有法定繼承權,但可能因未盡義務而面臨繼承份額的調整。因此,繼承問題應結合法律、親情和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建議有具體訴求時通過立遺囑等合法方式確保個人意愿的實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