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③:時間遼闊,澎湃前行
今年是澎湃新聞創辦十周年,由澎湃新聞與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于2024年11月10日-12月7日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海市周家嘴路3678號)五樓展廳對外展出。
此次展覽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東方欲曉”“時間遼闊”“澎湃如昨”,以藝術作品與文獻相結合的方式,再現了21年前的東方早報創刊及10年前澎湃新聞從東方早報轉型,在全國首開傳統媒體整建制向互聯網新媒體轉型先河的歷程。
本文主要介紹“時間遼闊”板塊的參展作品。

“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畫報中的“時間遼闊”目錄局部

“時間遼闊”板塊現場
“我在大地上行走 朝著消逝的時光 也面向真理的方向。”
“時間遼闊”板塊繼續呈現了從東方早報到澎湃新聞時期的大量文獻與樣報,以及澎湃新聞采編人員的采訪本、名家題詞等,同時陳列了書法作品與油畫版畫等作品。
其中,知名歷史學者、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虞云國專門題寫了詩作《題澎湃新聞十周年》,被陳列在序言板塊:
澎湃前行年復年,新聞轉日入陳編。幸留鴻爪依稀在,論史千秋豈惘然。(陳寅恪有言:今日新聞紙之社論時評,若善用之,皆有助于考史。)
以下為作品與參展者介紹(除序言展品外,均以年齡為序)。
虞云國《題澎湃新聞十周年》

虞云國,1948年生,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宋代歷史與文獻的研究。撰有《細說宋朝》《宋代臺諫制度研究》《南渡君臣》《南宋行暮》《學隨世轉》等專著,文史隨筆結集有《敬畏歷史》《學史三昧》《水滸尋宋》等。
童衍方《越澎湃,越闊大》

童衍方,1946年生,浙江寧海人。號晏方,別署寶璧齋、愛竹廬。師從來楚生等先生。
現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西泠印社副社長兼鑒定與收藏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上海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上海書法家協會顧問。
劉一聞 《激情澎湃》

劉一聞,1949 年出生于上海,山東日照人。師承蘇白、方去疾、方介堪、謝稚柳諸前輩。1990年代起歷任國家級書法、篆刻大展評審委員。2005 年在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建立“劉一聞藝術館”。2015 年獲全國第五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
出版物有《劉一聞印稿》《劉一聞作品》《劉一聞書畫》《三德館印跡》《一聞藝譚》等近三十部。現為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及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顧問、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
陳燮君《此聲走遠方,奔騰復澎湃》

陳燮君,1952年生,曾任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中國書法院副院長。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總策劃師。
劉濤《宏闊》

劉濤,1953年生于武漢,書法家,書法史學者,1988年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1985年以來,長期從事中國書法史、書法技法的教學和研究。著有《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字里千秋:古代書法 》、《書法談叢》、《極簡中國書法史》、《字里書外》等。
白謙慎《為平凡而珍貴的》

白謙慎,知名藝術史學者。1955年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留學,1990年轉至耶魯大學攻讀藝術史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藝術史學者班宗華教授,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9-2000年為蓋梯基金會博士后。1997-2015年任教于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2004年獲終身教席。2015年由浙江大學引進,曾任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
中英文論著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與古為徒和娟娟發屋——關于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吳大澂和他的拓工》《白謙慎書法論文選》《晚清官員收藏活動研究》等。2004年在美獲古根海姆基金會學者獎,2011年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學者獎。為《澎湃新聞 藝術評論》作者。
朱良志《宇宙遼廓,澎湃如昨》

朱良志,生于1955年,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藝術和哲學關系的研究,出版有《中國美學十五講》《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真水無香》《南畫十六觀》《一花一世界》《四時之外》、《石濤研究》等著作二十余種。
樂震文《無窮的遠方》

樂震文,1956年生,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文化委員會主任,上海覺群書畫院院長,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海事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教授。
曾在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各地舉辦個展、樂震文· 張弛二人展五十余次。作品多次入選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全日本大繪畫展、多屆上海美術大展以及特邀參加2017年、2021年全球水墨畫大展等。作品亦被上海美術館、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寶龍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丁申陽《此聲適何來,奔騰復澎湃》

丁申陽,1957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河南省濮陽市。曾就職于上海電影制片廠,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七屆理事。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曾為多部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重點故事片書寫片名,書法作品亦被多家美術館收藏。曾經在上海美術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個人書法展。
姜建忠 《胖老兒》

姜建忠,1957年生于上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方油畫院顧問。原上海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2009 作品入選中國文化部、財政部主辦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2009 獲上海優秀文藝人才特別獎,2010 獲上海文藝創作精品獎。
李公明《無語》

李公明,1957年生,廣州美術學院退休教授。著有《廣東美術史》、《歷史的靈魂》、《奴役與抗爭》、《在風中流亡的詩與思想史》和《不對》等。近年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中國藝術與政治研究、歷史圖像學。《澎湃新聞-上海書評》專欄作者。
郭同慶《真善美,正速嚴》

旅日書畫家。1957年生于上海。1987年東渡日本。現在是日本翰墨書道會會長,東京藝術院名譽院長,東京海派書畫院現顧問(前院長),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前秘書長),上海中國書法院海外副院長,復旦大學王蘧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肖谷 《聞云》

肖谷,1958年生于上海,上海油畫雕塑院原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專家,新疆龜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亞洲藝術品金融學院客座教授,上海文化發展基金專家庫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研究員,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徐俊《以澎湃,而闊大》

徐俊,江蘇揚中人,1961年出生。曾任中華書局總編輯(2010)、總經理(2012)、執行董事兼黨委書記(2020-2022) ,現為山東大學文學院全職特聘教授 ,主要學術方向為敦煌文學文獻學及古籍整理出版研究,同時承擔古典文獻學專業教學工作。著有《敦煌詩集殘卷輯考》、《翠微卻顧集》、《鳴沙習學集》等書籍。
張索《風云世界,道義文章》

張索,1962年出生,現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教授,教育部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協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張瑞田《此聲適何來,奔騰復澎湃》

張瑞田,1963年生,知名書法評論家,中國書協書法評論與文化傳播委員會秘書長。發表藝術評論三百余篇,出版《文人墨色—-近現代文人書法》等多種。書法作品十余次參加全國書法展覽,書法評論榮獲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推優作品。
潘善助《此聲適何來,奔騰復澎湃》

潘善助,1963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出版《書法工作散論》等著作、教材、字帖16冊,在《中國書法》《書法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于明詮 《為平凡而珍貴的》

于明詮,1963年生,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協行書委員,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山東書協顧問,滄浪書社社員。著有《是與不是之間》《閉上眼睛看》《墓志書法審美與臨創轉換》《中國書法全集?黃賓虹林散之陶博吾卷》等。
李敬澤《無邊世界,澎湃春秋》

李敬澤,1964年生,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編輯作品曾多次獲獎。2000年獲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著有《李敬澤散文》、《跑步集》等。
李磊 《吉祥未央7》

李磊,1965年10月8日生于上海市。現任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繪畫專業教授、上海海派藝術館館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
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同濟大學客座教授、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人館客座教授。
曾任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上海油畫雕塑院執行副院長。
石至瑩 《小白石No.2》

石至瑩 ,1979年生,現任職于上海油畫雕塑院,一級美術師。主要美術館個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美國洛杉磯橘郡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主要群展:“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23成都雙年展”;“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等。

展出現場
注:結合展覽,主辦方同時以報紙形式出版了32版的《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畫報,將在現場進行贈送。此次展覽個人參觀無需預約,可直接到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海市周家嘴路3678號)五樓展廳即可,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12月7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