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廢棄礦山生物多樣性恢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密云生物多樣性觀測基地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10月30日下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北京密云生物多樣性觀測基地負責人鄭柏巖博士與中國綠發會副秘書長馬勇交流生物多樣性觀測工作、廢棄礦山修復工作以及廢棄礦山修復的團體標準制定等工作。

鄭博士介紹了密云生物多樣性觀測基地的具體情況。基地位于密云水庫東南角的太師屯鎮麻子峪,占地面積1000多畝,以山地為主。基地的前身是一座采石場,長期的采石活動采石場導致植被稀少、山體嚴重沙化。2004年采石場停產,鄭博士開始生態恢復工程,目前種植了蔬菜、林木、花卉等,生物多樣性恢復良好,生態系統實現自我循環。
廢棄礦山恢復的過程中,鄭博士聯合中科院地理所的師生,在土壤、水、昆蟲、動物、植物、微生物等13個學科開展聯合研究,并向國內外的中小學生提供科普教育、學習實踐等研學活動。
馬勇充分肯定了鄭博士的工作,鄭博士二十多年堅持開展礦山修復,讓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逐漸恢復。隨后,馬勇對鄭博士關于廢棄礦山修復工程技術標準制定的疑問進行指導,自然資源部等七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加快礦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鄭博士二十多年的廢棄礦山修復項目經驗豐富,并且有指導其他礦山修復的基礎,可以嘗試編制出礦山修復標準,為其他礦山修復、綠色礦山建設提供參考。
接下來,鄭博士將把密云生物多樣性觀測基地的動植物物種觀測數據,上傳到GBIF平臺,豐富生物多樣性數據,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并把二十多年的廢棄礦山修復實踐作為團體標準的實踐基礎,推動綠色礦山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文/Candey
審/Zheng, 綠宣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