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部長:目前德育仍存在“軟、浮、虛、亂、散”問題
2018年,立德樹人成為教育關鍵詞,而2019年立德樹人工作將以新的方式推進。
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于德、弱于體和美、缺于勞的問題,換腦筋、換思路、換辦法,改環境、改途徑、改習慣,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以新的方式推進立德樹人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陳寶生指出,德育要朝著體系化努力。德智體美勞,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領性作用。目前德育仍存在“軟、浮、虛、亂、散”問題。“軟”,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動多、場面大、熱熱鬧鬧,但入腦入心不夠;“虛”,內容空泛,沒扣住對準學生特點,沒很好解決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亂”,家長、校外培訓機構和一些社會組織觀念有偏差、行為不規范,甚至追求私益、忘了公益;“散”,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還不集中,合力還不夠。
如何改進德育工作?
陳寶生強調,改進德育工作,要重點把握“信、心、活、全、書”五個字。“信”是信仰,要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加強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教育學生信馬列,聽黨話、跟黨走,樹牢“四個自信”。
“心”是心理,要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統籌好校內教育和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研學旅行等校外活動,統籌好大中小學德育有機銜接,做到入腦入心。“活”是生活,從身邊事、身邊人出發,延伸到網絡空間,指向道德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動實踐中把知化成行。
“全”就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從入學第一課到離校最后一課,滲透到每個學科、每個課堂、每個活動、每個班級、校園每個角落,讓學校成為化育為人的天地,而不僅僅是教授知識和技能、發放文憑的場所。
“書”指教材,教材使用面大、影響深遠,加強政治把關非常重要。
“要嚴格編審,組織最優秀的專家學者、投入最充足的精力來做這件事,今年重點實現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編審,研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導綱要。要出臺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材管理及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壓實各級責任,確保政治方向正確。”陳寶生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