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
1月18日,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作工作報告。1月30日,教育部網站發(fā)布了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陳寶生在講話中表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開局之年,教育系統(tǒng)要深入實施“奮進之筆”,“深入抓、抓深入”,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為教育新發(fā)展新跨越開好局、起好步、奠好基。
陳寶生指出,2019年教育工作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朝著“改過來”的目標下功夫,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于德、弱于體和美、缺于勞的問題,換腦筋、換思路、換辦法,改環(huán)境、改途徑、改習慣,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以新的方式推進立德樹人工作,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中,針對“弱于體和美、缺于勞”的問題,陳寶生指出,體育美育要有剛性要求。
“現(xiàn)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陳寶生指出,今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評價。繼續(xù)開展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監(jiān)測,把體育工作納入教育現(xiàn)代化評估指標體系、納入考試制度改革、納入督導評價內容。
二是保障。體育設施設備要重新厘定標準、逐步配齊,師資要有計劃培養(yǎng)補充。要落實好校方責任險等制度,解除學校的后顧之憂。
三是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改進體育教學,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四是示范。辦好校園足球等特色學校,鼓勵開辦少數(shù)民族特色體育項目課程,輻射帶動更多學校開展好體育。
“健康,不光是指身體健康,現(xiàn)在學生學業(yè)壓力大、就業(yè)壓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咨詢服務,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培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陳寶生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