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土石方交易搭橋,全國首個水土保持土石余方數智平臺上線
11月6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水利部獲悉,全國首個水土保持土石余方資源信息共享數智平臺——“浙土平衡”正式上線,同時,全國首批水土保持土石余方資源數智匹配利用案例成功簽約。

“浙土平衡”應用界面
水土保持土石余方是指生產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開挖產生的自身無法利用、需要外運堆置的多余土石方。針對當前生產建設單位取棄土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棄土方棄土難、取土方取土難的困境,浙江省水利廳開發上線了“浙土平衡”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分“我要取土”“我要棄土”兩大模塊,為生產建設項目提供取棄土信息發布和匹配平臺,暢通土石余方資源循環利用鏈條。
隨著“浙土平衡”數字化平臺的上線,首批利用該平臺匹配成功的4組項目成功簽約,涉及交通、水利、食品等行業,匹配利用土石余方78.6萬立方米,相當于減少取棄土場占地12.9公頃,節省取棄土成本9205萬元。
其中,杭州蕭山機場站樞紐及接線工程海寧段與錢塘江北岸海塘安瀾工程,盾構機掘進施工期間每天產生土石余方約2200立方米,如處置不及時將影響工程進度。與其匹配利用的錢塘江北岸海塘安瀾工程,原計劃從錢塘江江道吹填取土,受今年錢塘江流域洪水及涌潮影響,江道沙土回淤速度滿足不了工程建設需要。兩個工程雖然距離不到5公里,但由于沒有信息共享渠道、取棄土需求無法及時匹配,影響正常施工。利用該平臺,兩個工程先期匹配利用土石余方18萬立方米,不僅助推工程施工提速,還減少取棄土場占地2.5公頃、水土流失2800噸,節省取棄土成本1800萬元。
妥善處置好土石余方是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關鍵一環。“浙土平衡”數字化平臺的上線,不僅減少了土石余方堆棄等產生的生態環境損害風險,節省了生產建設項目用地、用能、運輸、人力等成本,還將為廢棄土石轉化為資源土石提供了平臺,進一步推動生產建設項目土石余方資源化利用,為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浙江經驗”。
據初步估算,利用“浙土平衡”數字化平臺匹配取棄土需求后,浙江省每年可新增資源化利用土石余方潛力約1億立方米,相當于減少棄土場占地約800公頃、水土流失量約150萬噸,同時節省取棄土成本60億元左右。
浙江省水利廳表示將聯合省級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水土保持土石余方資源數智匹配利用“機制臺”“政策臺”“信息臺”和“服務臺”,力爭用3到5年時間,形成土石余方資源化利用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匹配利用更加便利、更加高效、更加廣泛的態勢,為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更大水利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