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拒收!老年霸總短劇,沒戲啦?
中老年短劇,是藍海。
中老年霸總短劇,卻是黑海。
四五十歲的女主在家被兒子嫌棄,兒子還想讓媽媽嫁人換8.8萬元彩禮,假扮司機的富豪閃亮登場,與女主開啟一段黃昏戀……
還是熟悉的劇情、熟悉的賽道、熟悉的套路,只不過換了年齡,短劇之風最終卷至“銀發賽道”。
近幾個月,中老年劇在短劇榜單中紛紛“屠榜”:
WETRUE短劇熱度榜中,《閃婚老伴是豪門》上線后連續五日霸榜第一,抖音話題量已超23億.
《閃婚五十歲》《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的抖音話題量也分別達6億、3億左右。
近日,坊間有傳聞稱,主管部門發布了一份關于中老年題材短劇的管理提示。
有媒體多方核實了解到,前述管理提示屬實。
同時,有業內人士稱,行業內部正在默契調整一些內容方向。

此外,有媒體還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平臺明確拒收黃昏戀、銀發談戀愛的劇本。
有編輯表示,黃昏戀題材難出創新,拒收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劇本不出彩。雖然暫時沒有收到明確的拒收通知,但市場確實更偏好中老年積極向上的題材,而非中老年戀情。
中老年短劇的火爆出圈是偶然還是必然,背后哪些因素在助推?
中老年的短劇未來會往哪些細分領域發展?
除了題材擦邊,不少老年人也在看短劇中時遭遇誘導付費、自動充值等陷阱。短劇應該如何做好“適老化”?
中老年題材火過之后,下一陣風會吹向哪兒?
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熊英英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中老年霸總短劇是亂象,必須整治。
該有的社會良俗,不能被短劇給搞亂了。
當然,中老年短劇和中老年霸總短劇,是兩碼事。

針對中老年的短劇,依然是一個值得深耕的賽道。
短劇在野蠻生長之后,必然由于紅海化而進入垂直細分市場,針對不同類型受眾的劇集也就應運而生。中老年短劇的出現,并不奇怪。
反而,早期短劇的崛起,恰恰基于中老年受眾的熱捧,只是彼時的短劇并沒有將劇本內容對準中老年這個階段。
但此刻,再度進擊中老年受眾,則在內容上將網文霸總的“年齡”普遍提高到了中老年,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現象。
究其實質,還是短劇整體競爭越發激烈下,原有霸總短劇不再被年輕人所熱衷后,上演的二次撈金的“變形記”。
伴隨著中老年受眾對霸總題材的審美疲勞,而讓制作者在當下短劇更多的垂直細分題材中,繼續選擇“中老年化”的可能。
目前而言,中老年受眾普遍接受1980年代的武俠、歷史劇的洗禮,對此類劇集的接受程度較高,可以通過仙俠劇、穿越劇之類的路數來轉換。
此外,當年老三屆們熱衷的《渴望》《孽債》《牧馬人》等特定年代的反思劇集、傷痕文學,也可能后續進入短劇之中,真正對癥造劇。
此外,針對中老年短劇出現的付費亂象,愚以為:
技術上的陷阱問題,一旦監管方全面整治,應該可以很快的得到解決。
但中老年短劇更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還是內容導向上。
過于奇幻到奇葩的劇情,很容易將虛構的故事變成中老年人在人生后半段中的真實糾紛,讓中老年人所效法,而帶來各種社會問題。
至于短劇的下一個藍海,或許是年輕女性題材(類似游戲的乙女向)。
短劇未來應該會和長劇一樣,逐步走向精品化,在服道化上深耕,在編劇上用力,僅僅靠目前的“峰回路轉”模式,很快會審美疲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