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相知無遠近,首屆“余三勝杯”中國京劇票友大會開幕
11月1日晚,首屆“余三勝杯”中國京劇票友大會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京劇票友匯聚羅田,共襄盛事。此次京劇票友大會由國家京劇院主辦,中國京劇雜志社、湖北省京劇院、羅田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相關領導、嘉賓共同推桿,宣布大會正式啟動
羅田,是京劇鼻祖余三勝的故里。在京劇史上,余三勝與程長庚、張二奎并稱“老生三杰”;其子余紫云,是“同光十三絕”之一;其孫余叔巖,為京劇“余派”老生創始人。同為羅田走出的“余門三代”,為國粹藝術的創立和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而后世京腔之中亦不乏羅田元素,諸如將“下雨”念作“落雨”、“吃飯”為“qifan”、大樹為“daxu”等不一而足,皆因當年余三勝將方言俚語帶進了京劇。
此次票友大會評委會主任由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袁慧琴擔任,評委陣容則包括了譚孝曾、閻桂祥、康秉鈞、張慧芳、凌珂、萬曉慧、張正貴等人。開幕式上,袁慧琴表示,此次大會推動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是國家京劇院與羅田縣人民政府央地共建的重要成果。她鼓勵所有參會票友賽出風格,賽出友誼,賽出水平,共同推動京劇藝術走向新的輝煌。

湖北省京劇院萬曉慧表演《狀元媒》選段

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袁慧琴表演《釣金龜》選段
文藝演出環節,湖北省京劇院萬曉慧的《狀元媒》選段,以深情的演繹和婉轉的唱腔,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大連京劇院凌珂的《捉放曹》選段,表演細膩傳神,唱腔韻味十足,收獲了滿場喝彩;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袁慧琴的《釣金龜》選段,以高亢的嗓音和精湛的演技展現了康氏的深沉情感與堅韌性格,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三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同臺獻藝,一招一式盡顯大家卓然風采,一字一腔浸透流派紛呈韻味。

羅田縣黃梅戲劇團文化小劇《不識·余三勝》
此外,羅田縣黃梅戲劇團的文化小劇《不識·余三勝》,武漢歌舞劇院的戲曲舞蹈《行云流水》《綻放》等節目,不僅生動記述了余三勝從九資河鎮七娘山村走出,學漢調、下汴京、搭徽班、闖天津,直至“楚調新聲”名動京城,成為京劇鼻祖的成長經歷,更展現了京劇與地方戲曲的交融之美,彰顯了羅田“一山分吳楚,兩水入江淮”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底蘊。

余叔巖嫡孫余福林捐贈余三勝練功凳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余叔巖嫡孫余福林還向羅田捐贈了余三勝使用過的練功凳。這件油漆斑駁,色澤晦暗的練功凳,也叫“武凳”。不僅記錄了余三勝從大別山走向京城的艱難足跡,也見證了他從漢戲學徒到“京劇鼻祖”的藝術追求。羅田縣副縣長劉曉宇代表羅田接受了捐贈,并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對京劇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力度。
“相知無遠近,戲友一家親。”據悉,此次票友大會在視頻海選階段,組委會對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300多名京劇票友的彩唱和折子戲的視頻作品進行初篩,共有60名選手入圍大會,將于11月2日-3日進行激烈角逐,并于4日閉幕式評選出“十大名票”“十佳票友”和“優秀票友”若干名。部分選手還將受邀參加閉幕盛典演出,與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同臺獻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