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入冬暖身,新疆人“鴿”局打開
早上我遛狗的時候,常聽見鴿哨的聲音。抬頭看去,總見一群鴿子盤旋著一圈又一圈,盯著看一會兒,不免發(fā)呆出了神。
我們和鴿子的關系,好像挺奇妙的。
一面,鴿子代表和平、圣潔,逢喜事好事,總愛放飛幾只白鴿以示慶賀;
另一方面,鴿子是“出爾反爾”的代名詞,“下次我一定不鴿”就是我身邊那個“鴿王”朋友的口頭禪。
……
從古代的信鴿,到后來人們養(yǎng)鴿、賞鴿,人們和鴿子的關系好像總是密不可分。
這一點,在新疆尤為明顯,也更為“唇齒相依”~喀贊其的門前,鴿群總是不散;和田夜市里,烤鴿子的香味,也常常縈繞著我們……

據資料考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新疆就已經開始食用鴿子。如今的喀什地區(qū),幾乎每天消費約一萬只鴿子,喀什市還有一整條街,專門賣鴿子湯。
初冬來臨,跟我一起在烏魯木齊嘗嘗不同類型的鴿子,打開“鴿”局,找到所愛。

喀什衷心鴿子湯抓飯店
地址:天山區(qū)后泉路璟瀾府B-3幢1層102號
水晶吊燈、木質樓梯,墻上還有掛畫,在這樣一家看上去優(yōu)雅的小店里,一整只鴿子呈昂頭望天的造型赫然出現在桌上,生猛又直接。這樣的“反差感”,每天在店里少說出現近百次。



從喀什運來的土鴿子,“徜徉”在小鍋之中直至軟嫩方可出鍋。
待鴿肉和秘制湯汁交融為一,加入香菜、小蔥、少許鹽和幾顆枸杞。混合著綿軟的鷹嘴豆,一碗咸香適中、味道剛好的鴿子湯就成了。



先喝幾口湯,滋潤口腔直到肚里。再開始享用鴿肉,把嫩肉放入口中,帶著湯汁的鮮美。嚼一嚼,柔軟的肉在嘴巴里服服帖帖,“一鴿勝九雞”的滿足感立現,絲毫不油、不膩。
啃完入味的鴿肉,主食出場,鴿子湯一般配面、馕。

面條通常拉到“毛細”的程度,煮在鴿子湯中;或是把馕在湯里泡軟后再吃,滿口都是麥香和鴿肉香。

葉爾坎提鴿子恰瑪古拉面館
地址:天山區(qū)金銀路東巷147號
新疆人戲稱:“新疆鴿子看喀什,喀什鴿子看莎車”。
莎車鴿子為什么好?莎車鴿子又名葉爾羌鴿,是由葉爾羌河流域的野鴿經長期自然繁育和人工馴化選育而成,肉質緊實細嫩、幾乎沒有皮下脂肪。

烤鴿子,就是莎車最為常見的鴿系美食。
我去的這家在烏魯木齊才開不久,師傅在莎車開了 30 年的烤鴿子店學成歸來,把莎車的鴿子、莎車的手藝,都帶了回來。



馕坑烤鴿子,一整只鴿被雞蛋面糊裹得密實,外皮又酥又脆,賣相也極其誘人。
咬一口,外表脆酥冒油,內里肉質鮮嫩,越嚼越香。

烤鴿串通常是烤半只,加孜然等調料增味,滋味也較馕坑烤鴿子更為濃郁。一邊吃,一邊真的很想來一杯冰鎮(zhèn)卡瓦斯!

石榴紅了·疆滋疆味
地址:沙依巴克區(qū)五一路160號鴻福酒店二樓
前有大盤雞配皮帶面,后有新疆美食新秀——鴿撈面讓人同樣魂牽夢縈,兩者有何差別?
我的感受是,吃起來更過癮,口感更為刺激。而且份量通常不小,適合招待朋友、聚會。

首先是“主角”的不同,把雞肉塊換成了切成拇指大小的鴿肉塊,先腌制油炸后,再配上秘制醬汁和青紅辣椒丁爆炒。
其次是面也有所差別,看起來都是皮帶面,實則鴿撈面中的是堿面,吃起來更有嚼勁。



我去的這家,鴿撈面屢獲餐飲“金獎”,熱面上桌、現場“汁子澆給”,看上去色澤紅辣,入口麻辣鮮香。
溫潤鴿肉因為足夠細膩,吸收了更多的滋味,細嚼連骨頭都變得酥脆。越吃后勁兒越足,辣爽到滿口生津。

建議:吃前一定要拌一拌!讓湯汁裹滿每一根面,面皮才足夠爽滑。

海記品鴿·新疆菜(文化宮店)
地址:沙依巴克區(qū)文化宮路吉祥苑1棟1層59號
很慚愧,作為新疆人的我,居然是第一次吃鴿子醬!甚至是第一次聽說。嘗過后,方才發(fā)覺:相見恨晚。
向來藏不住寶,第一時間分享給像我一樣不了解鴿子醬的朋友,可以一試。



選擇了做鴿的老牌店鋪,剛好飯點,人聲鼎沸,幾乎每桌一“鴿”,鴿撈面是點單王,鴿子醬也緊隨其后。
點了一份鴿醬卷餅,四菜一醬,看起來有種“烤鴨”的感覺。一鋪、一卷,淋上醬,入口的第一感受是辣,再嘗,香氣便向舌尖襲來。



原來辣味大多來源于大蔥,夠沖、夠辣。而鴿子醬,更多是香味。醬的質地很細膩,吃起來類似于沙茶醬的口感,又有鴿肉的香。
鴿子醬如何制成?了解后得知,是將整只鴿子都打碎,輔以秘制香辛料,文火慢熬才成醬。

像這種 100 多克出頭的瓶裝醬,就是用一整只鴿子才能熬出的份量。

鴿膳堂·新疆菜(鐵路局店)
地址:河南西路172號辰信小區(qū)沿街商鋪
爆炒鴿雜,是我吃了一遍鴿后,認為最有“江湖氣”的一道。
“江湖氣”從何而來?



一是氛圍,尤其我去的這家,晚十點,人氣仍然很足,小酌一杯配鴿雜,吃的就是一口辣爽。
二是融合,追根溯源爆炒鴿雜,很難明確地說它屬于什么菜系、發(fā)源于哪個地區(qū),更像是多元美食文化薈萃的產物。川菜、湘菜、新疆菜……各家都有爆炒鴿雜。

新疆的爆炒鴿雜,吃起來與爆炒羊雜的做法相差不大,洋蔥、青紅辣椒仍是好“搭子”。
鴿胗、鴿心、鴿肝……一盤都有,別看鴿子小小一只,內臟也可以物盡其用。

入口嘗一嘗,滋味足又細膩,保有內臟獨特的多元味道,脂香濃郁,很適合下酒。
//
常聽老人們說:“寧吃天上飛一兩,不食地上走半斤”,也有民間俗語“一鴿勝九雞,無鴿不成席”。
在我們對鴿子的尊崇與認可之間,從它的和平、靈性中釋懷,精心烹飪、悉心品嘗,也不失為一種我們喜愛鴿子的方式。
好好吃掉它,物盡其用,打開生活的美味“鴿”局。
作者:韓雨琪
圖片:韓雨琪
編輯:趙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