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刊點名金融系統三起窩案:必須從嚴整治
反腐敗斗爭奪取壓倒性勝利,成果來之不易,振奮人心。新時代、新起點,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如何繼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事關人心向背、國運興衰。
“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用擲地有聲的話語,向全黨全社會作出了莊嚴的政治宣示。
堅定信心決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推進反腐敗斗爭
1月15日,陜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落馬”的消息刷爆網絡。同日,湖北省老河口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對洪山嘴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彭輝等9人立案調查。2天后,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謝浩杰被押解回國……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后,多條“打虎”“拍蠅”“獵狐”的消息相繼公布,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注腳。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權力是最大的腐蝕劑,我們黨長期執政必然面臨被腐蝕的風險。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要求“推進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堅決清除一切腐敗分子”,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對反腐敗斗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抓緊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機制”……壓倒性勝利取得后,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反腐敗斗爭的態度堅定如初!
這些重要指示精神,似一盞盞光芒璀璨的明燈,指引著反腐敗斗爭前進的方向;更似一聲聲催人奮進的戰鼓,鼓舞著我們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
堅持強高壓長震懾——
零容忍的決心絲毫不能動搖,打擊腐敗的力度絲毫不能削減
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閉幕僅10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就發布了1名中管干部、2名中央一級國企和金融單位干部、7名省管干部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釋放出反腐敗力度不減、節奏不變的強烈信號。
“對存在腐敗問題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表明了黨中央同腐敗問題作斗爭的堅定決絕。“零容忍的決心絲毫不能動搖,打擊腐敗的力度絲毫不能削減”。全會閉幕后第8天,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反腐敗斗爭提出要求,兩個“絲毫不能”彰顯了黨中央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的如磐定力。
對腐敗問題強高壓、長震懾,不僅是管黨治黨的需要,更是人民群眾的期待。在這次全會上,首次應邀列席的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巨曉林,用“猴子偷桃”的故事來表達心聲:“猴子偷桃,看林人呵斥幾次還是回來偷,拿槍打傷一只后,一群猴子都不敢再來了。所以我希望反腐敗斗爭的高壓態勢能繼續保持下去,震懾作用持續強化。”
“反腐敗斗爭不能退,也無處可退。”正如中央紀委委員,重慶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穆紅玉所言,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一點也不能低估,決不能半途而廢、松勁懈怠,決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必須把“嚴“字長期堅持下去,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不斷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重大成果。
堅決減存量遏增量——
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腐敗問題
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必須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行業的監督,尤其是明確“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清晰地指明了反腐敗斗爭“嚴”的重點。
近年來,項俊波、楊家才、賴小民等嚴重腐敗窩案,暴露出金融系統諸多深層次問題,必須從嚴整治。目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正有序開展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各項工作,提高派駐監督全覆蓋質量,就是在向金融領域腐敗問題鮮明亮劍。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閉幕僅3天,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總經理李楊勇就應聲落馬,利劍鋒芒已現。
深度參與反腐敗國際治理,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工作,是全會布置減存量、遏增量任務時提到的又一重點工作。過去5年多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節節勝利。截至2018年11月30日,我國先后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4997人。全會期間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正是對這一不凡歷程的生動展現。
“追逃追贓取得豐碩成果得益于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持續釋放治理效能。”正如中央紀委委員,福建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學新所說,下一步要繼續用好改革“紅利”,不僅堅決把外逃腐敗分子追回來、繩之以法,同時做實防逃工作,關鍵時刻斬斷腐敗分子外逃之路。
堅定一體推進“三不”——
健全權力監督體系,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實現突破
形勢決定任務,任務決定策略。面對反腐敗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長期性,既要“穩”字當頭,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又要在“進”字上下功夫,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健全監督體系、規范權力運行,是扎緊“不能腐”籠子的有效途徑。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著眼于履行好監督這個首要職責,將“做實做細監督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作為單獨的一項工作進行部署,并提出“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把法定監察對象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健全和完善監督體系”的要求,這既是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協調銜接,不斷完善“四個全覆蓋”權力監督格局的必然要求,也體現了補齊監督短板、加強日常監督,在“治未病”上積極作為的鮮明態度。
加強黨性教育、提高思想覺悟,則是聚焦“不想腐”持續發力。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安排部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貫徹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提出明確要求,這些都是為了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黨性心性,從根源上鏟除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著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中央紀委委員,安徽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惠在學習全會精神時認為,只要堅定不移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就一定能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早日實現標本兼治,迎來海晏河清。
(原題為《不斷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