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式現代化奮進者|入滬西大門消防第一哨,如何守護百萬客流?
很多到過上海虹橋火車站的市民和旅客都留意到,在高鐵站出發層的6號口,總有一抹紅色靜守于此。這抹紅色就是新虹二號消防車。

進博會期間,新虹二號消防車都會停靠在虹橋火車站執行駐防任務。受訪者 供圖
春節、兩會、國慶、進博會……只要是節假日或者重大活動,新虹二號消防車都會停靠于此執行駐防任務,指戰員們早已把這里當成第二個家。
上海市閔行區消防救援支隊新虹特勤站成立于2010年4月,毗鄰虹橋機場和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主要擔負著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虹橋高鐵站、虹橋國際機場)、虹橋商務區及周邊居民區約28.7平方公里的消防安全保衛工作。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虹特勤站守護的對象包含虹橋火車站、虹橋機場、2號線10號線17號線三條地鐵線路、客運中心等等,日均客流量約110萬人。直面大人流、大發展區域特點,扛起入滬“西大門”消防“第一哨”的使命職責。
隊站目前共有指戰員39人、執勤車輛7輛,年出警量約800起。自隊站成立以來,新虹特勤站先后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取得了連續六屆進博會駐防點“零”火災的戰績。
所有的一切,都要“快”
“零”的背后,并非偶然也并非運氣,新虹二號指戰員每天早上7點30分就到駐守現場,一直到當天最后一班火車和最后一架飛機抵離上海、接到上級指令后才撤離。駐防期間,每隔三小時就要仔細巡視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新虹特勤站站長戴世杰說,第一屆進博會時,作為規范科學高效處置警情的手段和措施,隊站在轄區人員密集地區、缺水地區、交通易擁堵地區設置了安防駐點,把部分消防車和消防員布防到駐點,目的就是在接到警情時,能夠(比平時從特勤站出發)更加快速地去到現場,保證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行動、最高的效率解決各類緊急突發事件。

大練兵比武競賽。受訪者供圖
為了保證第一屆進博會安全成功舉辦,新虹二號指戰員在短短三個月里更新了200余家單位預案,保養了700多個消火栓,駐防時長達500小時,光是在虹橋火車站里就開展了6次實戰演練……首屆進博會消防安保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閔行支隊第一個流動黨員先鋒崗也由此誕生。
“在對前六屆進博會和每年火災發生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后,今年我們對點位和數量進行了相應調整,將在虹橋火車站、國家會展中心周邊停車場或人員密集地區設立駐點,確保消防力量能在5分鐘之內抵達現場處置。”戴世杰說,連續六屆進博會,虹橋樞紐的火警數始終為零。
為了保障第七屆進博會順利舉行,各相關部門今年9月舉行了虹橋樞紐建成啟用以來第一次大型應急疏散演練,主要演練“上海機場聯絡線發生火災”后如何應急響應、快速處置。10月24日,虹橋機場T1、T2航站樓和虹橋火車站又聯合進行消防演練。

新虹特勤站里的銅桿設置在宿舍對門,方便隊員們在警鈴響起時快速集結出征。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戴世杰說,根據消防法規定,從警鈴響起一直到第一輛消防車的后輪胎駛出車庫門,時間不能超過1分鐘。所以,新虹特勤站里的銅桿設置在宿舍對門,浴室設置在樓梯口,就連開會都把任務最重的新虹一號車指戰員安排在最靠近門的位置,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了一個字“快”。
把血型寫在銘牌上
新虹特勤站作為上海閔行消防救援隊伍中唯一一支特勤力量,立足“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除常規滅火救援任務外,還承擔著搶險救援、社會救助職能。
2022年6月18日,金山石化突發爆炸,新虹四號搶險車8名指戰員趕赴現場應援。面對這樣的大場面,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是第一次。經過36小時的艱苦鏖戰,33個隊站、563名指戰員、113輛消防車成功搜救20余人。
2024年9月16日正逢“中秋”假期,第13號臺風“貝碧嘉”席卷上海,來勢洶洶。“救援出動,救援出動,案發地址天山西路靠近申長路,高空救援……”當天上午9時15分,已是新虹特勤站出動的第6個警情。新虹四號車指戰員到場后發現,位于案發酒店6層樓頂約80平方米的鐵質廣告牌已被臺風吹得支離破碎,剩余的50多片鐵板搖搖欲墜,隨時可能砸傷地面的行人及車輛。
“帶好腰斧、切割器、救援繩包跟我走!安全員在樓下做好警戒!”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隊員們二話不說沖上了樓頂,制作固定支點,發動破拆器材……短短半小時后,52塊鐵板被順利拆除。

新虹特勤站政治指導員戚王伊修入職11年,也連續11年春節沒有回過家。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的新虹特勤站政治指導員戚王伊修入職11年,也連續11年春節沒有回過家。他向記者說了一個細節:隊內每位消防員的戰斗服上都有一個銘牌,上面除了要填寫姓名、部職別,還需要填寫血型。這是為數不多需要把血型寫在身上的職業,為的就是一旦在火場上倒下,能夠第一時間知道血型,進行輸血救治。

新虹特勤站每位消防員的戰斗服上都有一個銘牌,上面除了要填寫姓名、部職別,還需要填寫血型。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2024年至今,新虹特勤站共計接警672起,僅在臺風“貝碧嘉”登陸當天就創下了26起事故救援的單日紀錄。

水域救援沖鋒在前。受訪者供圖
戚王伊修說,虹橋交通樞紐周邊機場護城河、水域河道較多,地下停車場、地下通道也較多。根據這些特點,新虹特勤站成立了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地下空間救援、攻堅班等4支專業隊,并進行相應的專業培訓,獲得國家級的資格認證才可以上崗。
“雖然上海這邊發生地震的概率不大,但全國范圍內需要地震救援力量支援的話,我們這里離機場近,能夠最快時間集結人員、裝備,裝上飛機應援全國,所以把地震救援專業隊放在我們這里。我們還有一輛軌道消防車(全上海目前只有三輛),車的底盤下有可以直接上鐵路(地鐵)軌道行駛的輪子,地鐵(高鐵)線路一旦發生火災,能夠第一時間將消防車開上軌道進行處置。”戚王伊修解釋說,地鐵站臺或者地面上發生火災,相對可控也較容易處置,比較棘手的是地鐵站與站中間的這一段區域發生火災,軌道消防車此時就能發揮關鍵作用。

新虹特勤站成立了地震救援專業隊,地震救援模塊化應援裝備可就近集結機場通過飛機運往震區。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老百姓眼里的“無所不能”
“我家寶寶被關在家里了,門打不開了,快幫幫我吧!”“我家窗外面有一個籃球大的馬蜂窩,你們能過來幫忙處理嗎?”“我女兒手上的戒指卡住拿不下來了,你們趕緊想想辦法”……一年365天,像這樣的求助時有發生。在市民群眾眼里,家門口的新虹特勤站就是“無所不能”的專業應急救援力量。
近年來,新虹特勤站精心打造“獵火”突擊隊志愿服務品牌,深入轄區開展消防疏散演練200余次、消防安全專題授課80余次、119消防宣傳月活動20余次,為轄區內微型消防站進行實戰技能培訓150余次,通過消防站開放日接待地方單位參觀見習3000余人。五年里累計開展扶貧幫困、愛老助老活動70余次,與航華一村的3戶困難家庭開展結對幫扶,收到群眾感謝信26封、錦旗48面。

消防宣傳進校園。受訪者供圖
“滅火器的使用步驟一提二拔三握四壓,務必要牢記!”“同學們在逃生過程中一定要低姿前行,快速撤離。”“大家眼前的這輛消防車足足有11米長3米寬,所以切記不能堵塞消防通道”……新虹特勤站指戰員深入社區、學校、醫院、辦公樓等地開展消防宣傳“五進”活動,并針對不同單位、不同群體,分別制作《地下空間逃生》《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高層火災自救》等課件、展板、傳單,提供網格式服務、點單式培訓、項目式供給。
1984年9月出生的盧良勝是福建永定人,2002年12月加入消防隊伍,已在消防員崗位上走過22個春秋,現任閔行消防救援支隊新虹特勤站站長助理。作為一名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消防員,當一批又一批新隊員加入隊伍時,他毫不猶豫地承擔起了傳幫帶的重任。除了技能傳授,盧良勝還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職業精神傳遞給新隊員。

探索“防消聯勤”機制。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隊站探索“防消聯勤”工作機制,與轄區2家專職消防隊、107家微型消防站構建“幫帶助培”工作機制,年均培訓專兼職消防工作人員400余人次、開展聯合拉動演練10次,全力提升轄區整體滅火救援綜合實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