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提起直搖頭到入選《上海手冊》,家門口的公園如何變得高人氣?
“喜歡就會愛惜,這片綠地就是周邊居民‘家里的客廳’。”
談及上海市徐匯區樂山口袋公園的蛻變,公園志愿者隊長王亞農最有發言權,“我在這里住了25年,在樂山公園沒改造之前,除了設施陳舊,外圍還有一層圍墻,只有一個鐵門進出,管理不到位,烏煙瘴氣的”。

樂山口袋公園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口袋公園建設是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一項舉措。“十四五”期間上海計劃建設口袋公園300座,口袋公園建設也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10月31日,以“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上海主場暨2024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正式開幕。開幕式發布了2024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及《上海指數綜合指標使用指南》,“徐匯區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質口袋公園”入選2024年版《上海手冊》。
從“提起直搖頭”變為高人氣公園
“樂山口袋公園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改造前,附近居民提起這里都直搖頭。”上海市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綠地管理科科長曾俊告訴記者,“環境封閉加之設施老舊,使得附近居民都不喜歡來這里,長此以往滋生了很多不文明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居民不愿來的情況。”
在樂山口袋公園改造前,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收集了附近居民的意見,在方案制定階段即明確了建設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居民們反映最強烈的公園圍墻拆了,把它重新跟社區融合做成一個無界的空間。”曾俊表示。

樂山口袋公園
改造之后,怎樣呵護好口袋公園的美,考驗著城市的精細化治理能力。記者了解到,徐匯區的所有口袋公園都在屬地居委會的推薦下組建了志愿者隊伍,自發提供各類便民服務,日常開展綠地隱患巡查,共同維護口袋公園的環境秩序。
“一開始工作很難開展,居民都有各自的使用需求。有的想安安靜靜地坐著享受片刻寧靜;有的覺得好不容易有這么大一塊空地,想用作廣場舞的場地;帶小孩子來玩的家長碰上遛狗的市民,兩邊都覺得不方便。”曾俊告訴記者,“后來,我們聯合周邊居民和街道形成了一個游園守則,大家在使用這片公共區域時都要遵守相應的規則,對于不文明的使用行為也會有志愿者上前勸阻。”
記者了解到,現在樂山口袋公園已成徐匯區人氣和使用率最高的口袋公園之一,日均人流量與附近面積大10多倍的徐家匯公園相當。

樂山口袋公園安全須知
建好管好,都是為了用好
建得好、管得好,都是為了市民們能用得好。記者了解到,自2021年公園改造完畢開放后,多處硬件設施通過居民們實際的使用反饋,進行了調整。
“此前就有居民反映,其在徐家匯公園跑步時覺得那里的步道踩上去很舒服,就提出建議,是不是樂山口袋公園的步道也能改成那樣。”曾俊告訴記者,通過征集周邊居民、街道的意見后,把這里的部分步道由原來的透水混凝土改造成橡膠材質。

樂山口袋公園的橡膠道
“其實在改造之初,我們設計方案時就會把很多困擾居民的問題考慮在內,比如架空線入地、大樹遮光等。此外,公園在設計時尤其注重細節打磨,如進行日照分析、座椅分布等,使得設計方案更貼近居民需求,實現共商共建。”曾俊表示,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已與街道形成常態化溝通機制,就居民反饋的問題進行及時更新和調整,真正實現服務群眾美好生活的改造目標。
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主任任潔表示,隨著公園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徐匯區將繼續圍繞居民需求,對道路節點、小區周邊及街角空間等地進行科學規劃與綠化提升,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打造更多家門口的綠色生態空間,在“十四五”末(2025年)完成百園之區的建設,讓口袋公園成為裝扮美好生活的“金角銀邊”,用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增強人民群眾的宜居體驗感、獲得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