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觀智庫報告:中美二軌戰略穩定對話可為一軌對話奠定基礎
10月29日,國觀智庫正式發布中美聯合研究課題成果《未來中美戰略穩定對話:借鑒與展望》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未來中美雙方有必要就廣泛的戰略穩定問題開展對話。如果“一軌”戰略穩定對話暫時不具備條件,那么開展“二軌”對話是切實可行的?!岸墶睂υ捒蔀槲磥淼摹耙卉墶睂υ捥剿鞯缆?,奠定基礎。報告還指出,中美無論是舉行“一軌”還是“二軌”的戰略穩定對話,雙方都需要增進相互理解,發現并糾正相互間的誤解,努力建立互信。
報告由國觀智庫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朱俊瑋、耶魯大學講師戴維·艾利森、耶魯大學副教授亞歷山大·德布斯、耶魯大學教授文安立主筆。
29日與會的中美專家均認為,建立戰略穩定對話機制,定期就戰略穩定相關議題以及雙方關心的戰略問題進行溝通,有利于中美逐步建立互信,維持中美關系穩定。
談及中美之間的危機管控問題,國觀智庫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朱俊瑋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為了避免誤解的發生,中美之間需要有對話機制?!耙皇菫榱吮苊馕C的出現;另一方面,當危機發生時,雙方如何利用機制迅速溝通,穩定局勢,避免局勢升級。這種溝通渠道是非常必要的?!?/p>
目前中美雙方都意識到,確保戰略穩定已不再局限于核武器的討論,但對于應將哪些更廣泛的戰略議題納入戰略穩定對話仍存在分歧。
報告總結指出,未來中美戰略穩定對話的目的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危機穩定”層面,加強戰略穩定溝通,確保核武器不被使用,以此作為“軍備競賽穩定”的基礎;二是支持廣義的穩定,促進中美關系和地區和平。
盡管中美雙方在某些領域存在分歧,但彼此對戰略穩定有著相似的期望。與會專家認為,鑒于當前中美關系仍處于止跌企穩的過程,中美可先行就戰略穩定對話開展二軌的前瞻性討論,為一軌對話奠定基礎。
考慮到地緣政治問題對中美關系帶來的挑戰,朱俊瑋表示,中美二軌戰略穩定對話應就影響戰略穩定的地區熱點問題交換看法,澄清誤解,尋找合作點?!坝绕涫且恍╇p方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比如臺灣問題、南海問題、朝鮮半島問題,以及俄烏問題?!?/p>
近年來,中國在參與國際沖突調解中取得顯著成效,為世界和平與穩定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地區沖突和領土爭端問題上,中國始終奉行和平方式,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
自新一輪加沙危機爆發以來,面對愈演愈烈的中東局勢,一直有聲音討論中美在中東地區合作調解的可能性。《華爾街日報》曾發表評論文章,分析“中國在中東幫助美國”的可能性。文章稱,對美國來說,中國是比俄羅斯或伊朗“更強大的潛在對手”,但與美國有共同利益——“中美兩國都希望全球經濟穩定,以及中東地區保持平靜,兩國都受益于對商業和投資開放的世界?!?/p>
此前,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政治學家彼羅熱科觀點稱,考慮到中國在促成伊朗和沙特和解方面的成功經驗,美國試圖讓中國參與調解。但文章也指出,中美兩國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完全不同。
朱俊瑋表示,“一方面,美國希望我們(中國)能夠參與到國際問題的調解進程中。參與國際危機調停不僅僅是作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應該擔負的責任,這也攸關中國自身利益。但另一方面,需要意識到,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調解’方式與中國所理解的‘調解’不太一樣。”她特別指出,“我們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若在合作調解的進程中,它(美國)認為某些做法違背自己國家利益,美國會產生很矛盾的心理?!?/p>
朱俊瑋認為,“中美需要就地區熱點問題交換意見,但當前要合作去調解國際危機比較難,最有可能的是從合作應對兩國有著共同利益的周邊問題開始?!?/p>
與會專家均強調,缺乏溝通容易造成誤解誤判,甚至引發危機,因此中美有必要開展戰略穩定對話。這一對話機制旨在成為中美之間常設的交流渠道,成為雙方互信的來源之一。
報告最后指出,中美應在正式開展戰略穩定對話之前明確對話意圖,認識到彼此的安全關切,在進行二軌戰略對話時確保對話能夠繼續進行下去。此外,中美應努力避免戰略文化差異影響對話效果。雙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善意的態度進行對話。中美都應認識到,加強戰略穩定將使兩國乃至全世界受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