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圖集|國際熊貓日:可愛國寶,萌動世界

2024年10月27日,重慶動物園,大熊貓“渝愛”在玩耍。
2024年10月27日,是第8個國際熊貓日。大熊貓,作為“活化石”與“中國國寶”,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它屬于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旗艦物種。

2024年10月27日,重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奇三妹”曬太陽。
中國以對外租借大熊貓的方式開展 “熊貓外交”,其憨態可掬的模樣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2024年10月27日,浙江杭州動物園,大熊貓“春生”睡覺。
曾因人類的盲目活動,大熊貓被大量捕捉,棲息地遭破壞與污染,數量急劇減少。受食物及繁殖能力限制,我國野生大熊貓在1980年前后瀕臨滅絕。

2024年10月25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慶重陽”迎來自己4歲生日,和朋友“福雙”分享生日宴席。
為此,國家于20世紀90年代實施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逐步加強對其保護。如今,國內的保護工作成效顯著,據國家林草局今年年初發布的資料顯示,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約1100只增長至現在近1900 只,全球大熊貓圈養數量達到728只。

2024年10月25日,四川廣安,在華鎣山大熊貓苑,大熊貓“一家”在大快朵頤地。
大熊貓棲息地受保護面積從139萬公頃增長至258萬公頃,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

2024年10月25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幼崽悠閑爬行。
2017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發起倡議,將每年 10月27日定為國際熊貓日,旨在呼吁國內外社會各界像關愛大熊貓一樣,關注和支持其他物種及自然保護工作。

2024年10月20日,重慶,大熊貓“愛蓮”享受甜甜的“生日蛋糕”。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于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大熊貓屬,是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僅有兩個亞種。2016年,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名錄,評為易危等級。1988年,大熊貓正式被列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990 年亞運會后成為真正的 “國寶”。1984 年,它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I。

2024年9月10日,成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內的大熊貓“可可”。
大熊貓體型肥碩、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米至 1.8米,尾長10厘米至12厘米,體重80千克至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
其體色為黑白兩色,臉頰圓潤,有大大的黑眼圈,行走方式呈標志性的內八字,爪子如解剖刀般鋒利。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5日,德國柏林,動物園,一名工作人員在向媒體展示剛出生的一對大熊貓幼崽。
大熊貓皮膚厚,最厚處可達10毫米。黑白相間的外表利于其在密林的樹上和積雪的地面隱蔽,不易被天敵發現。

當地時間2024年9月28日,日本東京,游客在上野動物園觀看大熊貓“真真”。
它們生活在海拔2600米至3500米的茂密竹林中,那里空氣稀薄,云霧繚繞,氣溫低于 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分布利于其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當地時間2024年8月24日,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社會各界為旅俄大熊貓“喀秋莎”舉行一周歲慶生活動。
大熊貓善于爬樹,也愛嬉戲。爬樹行為通常在臨近求婚期、逃避危險或弱者遇強者時出現。

當地時間2024年8月14日,韓國京畿道,旅韓大熊貓雙胞胎幼崽“睿寶”“輝寶”舔食冰塊,降溫解暑。
大熊貓每天除去進食時間,多數時間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每兩次進食中間會睡 2至4個小時。

當地時間2024年8月8日,美國加州圣迭戈動物園,熊貓“云川”在吃竹子。
大熊貓99%的食物是竹子,可供其食用的竹類植物有12屬、60多種。野外大熊貓壽命為18至20歲,圈養狀態下可超過 30 歲。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主要棲息地為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
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