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給短劇裝“腦”,彈幕也想“類人源”
兩個百度高優先級的項目,短劇與Agent終于在十月碰撞出了火花。
有消息指出,10月14日,百度短劇上線Agent對話功能。
在正常的點贊、評論區外,另設“進入聊天“按鈕,進入后用戶可單獨與劇中主要人物對話、互動。

該功能在百度App有三個入口,首頁搜索推薦、二級入口視頻的推薦欄和短劇欄。
截至目前,Agent功能仍在測試中,尚未覆蓋百度App內全部短劇,僅部分熱門短劇可刷到。
值得注意的是,與虛擬角色對話確實滿足了部分用戶的需求。
此前海外市場Character.AI的成功,就已經證明了AI角色扮演聊天機器人是有市場的,用戶也愿意與AI驅動的虛擬角色進行交互。
不僅僅是Character.AI,諸如字節跳動的“話爐”、騰訊QQ的“AI聊天搭子”也都在嘗試為用戶與AI建立一段虛擬關系,從而滿足前者對于社交、情感、陪伴的需求。
百度此舉,能否顛覆短劇生態呢?
關于該功能的另一重擔憂是“出戲”問題,會不會成為一個很容易惹事的麻煩?
就此,科技新知曉伊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這就是百度的彈幕,只是過去是人工,現在是人工智能。
但或許還有一步大棋,即訓練基于劇集角色人設的多元化人工智能,愚稱之為:類人源。
AI智能體在與人交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理解偏差,這導致可能人設崩塌,比如近日大家熱聊的AI男友出軌問題,需要經過不斷的訓練與糾錯才能趨向穩定,這對百度的底層技術能力將會是考驗。
作為老牌大廠,百度的主業搜索陣線固然有所收縮,但基本用戶盤依舊龐大。
這兩年百度在短劇領域的動作頻頻,一為彌補內容生態的不足,二為戰略遏制,留住原本的用戶,不讓其流失。
但百度天然在內容基因上有所不足,且入局相對晚,此時與抖快微等平臺競爭,按常規路線無法與之相抗。
正因為如此,百度才會想到結合Agent做差異化,通過走“技術流”的路線試圖彎道超車。

畢竟百度在AI技術上有多年積累。
雖然其在短劇方面優勢不大,但可以通過結合Agent打差異化,就像當年網易云音樂憑借獨特的評論區文化擠占一席之地。
百度這種邊看邊聊方式類似 b 站彈幕,通過 AI 智能體帶動節奏,或許平臺可以更久地留住用戶。
比如之前會在比這百家號文章下評論的AI林黛玉等智能體,往往會帶動一批用戶留言和點贊。
相比之下,彈幕之間的互動有一定的時空差距。
而百度短劇的Agent功能,可以隨時響應用戶的需求,更有助于營造用戶觀影的沉浸感和陪伴感,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不過,百度短劇的Agent對話功能并不屬于顛覆性創新,只是新插件,對短劇行業市場格局影響不大,最多只能算用戶癢點。
畢竟短劇行業還是內容為王,不過短劇或可成為百度 AI 訓練的新突破口。
這些通過Agent功能脫胎于短劇的角色智能體,在不斷與用戶的交流中完善自身設定、價值觀和各種反應,會走向何方?
是否可以成長為獨立的數字人或者虛擬偶像,成為百度的又一無形資產,未來甚至與實體商家出聯名商品,直播賣貨,出唱片,甚至開演唱會?
這些或許是更遙遠的暢想,立足當下,筆者在百度使用文字轉視頻功能時,就會出現不同的數字人形象為自己解說,
或許未來有一天,也能在這些數字人中看到來自短劇的角色。
只要內容和角色有那么一些切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