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行副行長:金融機構形成自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有效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10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守川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4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獎三大科學獎中,有兩項與人工智能研究密切相關,展現出人工智能對科學理論的深遠影響。在金融實踐領域,相對于其他技術,人工智能具備自學習能力,能夠不斷優化算法,不但有利于降低金融業科技研發的邊際成本,也有利于動態優化形成千人千面的服務曲線。同時,金融機構形成自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有效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張守川表示,大型金融機構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通常也承擔著公共基礎設施的功能,不僅需要保持自身的安全穩健發展,而且需要在更大范圍內發揮正向的外部效應,維護金融系統總體安全。
在他看來,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傳遞、情緒傳播,以及金融交易的速度在近年來顯著加快,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信息沖擊的連鎖反應,使得傳統金融風險更容易被放大和異化。這種新型金融風險的形成和傳播對于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跨境金融合作更加重要,通過加強金融機構間的國際合作與信息共享,我們可以更迅速地掌握市場變化,協同應對突發性風險。另一方面需要推動金融科技與風險管理深度融合,借助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更精準地識別、評估和應對潛在風險。”張守川說道,工商銀行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始終堅持防范化解各類金融風險,作為我們的基本原則。
張守川表示,全球金融業發展呈現出的新形勢、新變化是宏觀環境、科技變革以及金融市場各宏微觀主體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我們踏浪前行的不竭動力。工商銀行愿與各界同仁繼續深化合作,共同行動,加強新形勢下金融業發展趨勢和金融機構經營決策策略的聯合研究,包括我們圍繞全球市場波動、跨周期的調控、金融高質量發展等共同重大課題共同研究推進;在更大范圍內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進一步深化金融產業科研領域合作,提升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強化新型風險的聯合預警和防控,我們在監管框架的指引下建立健全金融與實體企業的信息共享平臺,及時識別防范潛在風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