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流感不是小事!新報告揭示流感認知誤區及防控盲點
流感季已至,你中招了嗎?還在拿流感當普通感冒治嗎?以為呆在家里就能避免感染?這些誤區不僅可能使你忽視流感的危險,還可能為流感的蔓延推波助瀾。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澎湃新聞攜手《醫師報》發布了《中國流感認知與治療現狀調查》報告(完整報告見文末二維碼),深入揭示了大眾在流感認知和治療上的常見誤區,分析了流感防控的關鍵難點。報告旨在幫助公眾樹立科學的流感防控意識,提高整體健康認知水平,筑牢公共衛生安全的防線。
流感,遠非普通感冒可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每年全球約有10億人感染季節性流感。僅在中國,2023年已有1278萬例流感感染病例,即每10萬人中約有906人感染過流感。
盡管流感的傳播力和危害性巨大,但大眾對流感的誤解仍然普遍存在,甚至一些人將流感錯誤地當成普通感冒進行處理,從而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增加了肺炎、心肌炎等并發癥的風險。
多次流感大暴發的歷史告訴我們,流感不僅僅是普通的傳染病,其破壞力遠超想象。最近一次引起全球較大規模死亡的流感是2009年暴發的H1N1流感,其起源于墨西哥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感染了至少214個國家或地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估算數據,在此次甲型流感大流行傳播的第一年,全球有15.2萬至57.5萬人因H1N1流感而亡。

2023年11月,安徽阜陽人民醫院兒科,患病的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打吊水接受治療。圖源自IC photo。
此外,流感還是家庭成員間互相傳播的“隱形殺手”,尤其容易在家人之間快速蔓延,加劇疾病對家庭的負擔。低齡兒童、老人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往往會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
從“流感無害”到“科學防控”
流感如此危險,提升公眾的認知水平不容忽視。
《中國流感認知與治療現狀調查》報告收集了3074份公眾問卷和339份醫生問卷,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302個城市,具有廣泛代表性。調研結果直擊流感防控的薄弱環節,為個人和社會提供科學、實用的防控建議,引導公眾從“流感無害”到“科學防控”的認知轉變。
報告顯示,大眾對流感及抗流感病毒藥物的認知仍然不足——在公眾問卷中,僅有3.8%的受訪者完全答對流感認知題。認知不足直接影響科學預防與治療的效果,許多受訪者低估了流感的危害性,錯誤地將其與普通感冒等同對待。來自兒科、感染科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科室的醫生端調研也揭示出這個普遍誤區,即不少流感患者只使用普通感冒藥來治療流感,延誤了專業用藥的時機。

報告還進一步指出,流感在家庭中的傳播風險往往被低估,尤其對5歲以下的兒童等高風險人群而言,感染流感更容易引發嚴重并發癥。報告特別強調,流感季需要高度關注低齡兒童等易感人群的防護與治療。

此外,由于兒童在服藥時存在劑量難控制、服藥依從性差等問題,許多醫生呼吁市場上應推出更多適合兒童的創新用藥劑型,以滿足我國兒童流感治療的實際需求。

流感季已至,但科學防控仍是最有效的防護手段。讓我們從科學認知出發,正確預防流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完整報告可掃描二維碼閱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