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名甘肅省政協委員建議開放開發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資源

今日(1月27日)下午,記者從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獲悉,省政協委員王克太、蘇孜、李維君聯名向大會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文溯閣<四庫全書>開放展覽、開發利用的提案》,建議開放展覽、開發利用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資源,通過對《四庫全書》的數字化服務、《四庫全書》的展覽展示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打破封閉式靜態為主的保護方式,推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和釋放這一國寶級文化資源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普及、活化等方面的潛力。
說起這個提案,李維君委員向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分享了一個古籍開放、開發案例。

李維君說,去年他和王克太委員一起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習期間,曾參觀了由國家典籍博物館主辦的“曠世宏編,文獻大成——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文獻展”,這個展覽也不是將《永樂大典》全部搬出來給大家看,而是通過《永樂大典》文獻展現場陳設、全息投影展示《永樂大典》的編修歷程和聚散流變,以及《永樂大典》的文化價值、歷代輯佚工作和一些影印件等讓大家看,并通過圖片、視頻、微縮場景、全息投影、問答小游戲及抄寫大典等互動展覽方式,全方位展現了這部曠世宏編。
看到這一展覽后,我們就想到了文溯閣《四庫全書》這一古籍資源,如果甘肅也搞這樣一個展覽,比如,通過現代科技支撐在甘肅省博物館增設一個文溯閣《四庫全書》展覽窗口,讓廣大群眾、游客來參觀、體驗文溯閣《四庫全書》,其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價值、意義和影響力就大不一樣了!
在這份《關于進一步加強文溯閣<四庫全書>開放展覽、開發利用的提案》中,三名政協委員指出,《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浩大的文化工程,自文溯閣《四庫全書》西遷入甘肅,歷經幾十年,甘肅在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的保護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然而在大力發展高質量公眾文化和文化產業的今天,文溯閣《四庫全書》仍然以封閉式的靜態保護為主,未能發揮和釋放這一國寶級文化資源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普及、活化等方面的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今天的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已經能夠很好的解決和平衡“保護”與“開放”、“開發”的關系。對于古籍的保護與開發,原文化部在2017年印發《“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通知指出:“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以普查登記為基礎,以分級保護和揭示利用為重點,不斷提升古籍保護水平,切實發揮古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同時指出:“堅持合理利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展覽展示、數字化服務、影印出版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等多種方式,加強對中華古籍的揭示和利用,發揮古籍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服務功能。”通過對公眾的開放可以更好地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匯聚中國力量。
三名政協委員對文溯閣《四庫全書》提出三點開放、開發思路。
第一,推進《四庫全書》的數字化服務。
加快《四庫全書》數字化步伐,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服務等高新技術,對古籍進行數字化,加快建立資源庫和綜合信息數據管理平臺,擴大古籍數字資源開放,促進資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第二,推進《四庫全書》的展覽展示。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創新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認知傳播方式。建立多元的展覽展示體系對于《四庫全書》文化價值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要建立“四庫全書”綜合性固定展覽館,以四庫全書的編撰起因、過程、組織、人物、用材、保存、流轉、研究現狀等作為展陳內容,用圖片或相關實物組織展覽,作為公眾文化資源向大眾普及《四庫全書》的歷史過程及文化價值。在展覽中在確保古籍不受損傷、技術得到保障的條件下,展出部分原作,讓公眾了解古籍。
加大對《四庫全書》的研究,依托哲學、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對《四庫全書》進行詮釋和解讀,深入闡發《四庫全書》的文化精髓,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根據研究成果對四庫全書做專題性展覽,如四庫全書研究展、四庫全書插圖展等。運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等現代技術手段,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公眾教育資源,提升公眾對四庫全書的深度了解。組織經常性的講座、展覽、互動體驗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融趣味性、互動性與知識性于一體宣傳《四庫全書》的文化內涵。
第三,推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堅持古籍保護利用并重的原則,推動古籍保護工作融入現代社會、融入生產生活。鼓勵社會參與開發以《四庫全書》為核心IP的文化創意產品。依法通過委托、與文化企事業單位合作等多種方式,開發一批具有《四庫全書》內涵、反映時代精神、符合群眾實際需求的古籍類文化創意產品。把古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讀書活動相結合,舉辦中華古籍創客大賽、古籍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會等活動。提高古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整體品質,加強過程監管。借助國內外圖書館行業會議或學術會議,廣泛推介中華古籍類文化創意產品。
王克太、蘇孜、李維君三名委員還認為,除了靜態的文創產品,還可在現場展現古籍修復演示,納米宣紙線裝書打印、活字雕版印刷體驗,通過動靜結合的展示,使參觀者從初步了解古籍創意元素。
(原題為《【關注甘肅“兩會”】三名委員聯名建議開放開發文溯閣<四庫全書>古籍資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