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

杭州
據中國政府網10月24日消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報請批準的《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日前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批復要求杭州“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與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協同聯動發展”。
2023年,杭州城區人口突破1000萬,達1002.1萬人,實現從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跨越,成為長三角地區繼上海之后的第二個超大城市。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批復要求,《規劃》實施要發揮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先進制造業基地、東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國際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杭州篇章。
在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上,批復要求杭州“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與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協同聯動發展,唱好杭甬‘雙城記’,加強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在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上,批復要求,筑牢杭州西南部重要生態屏障,加強千島湖、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等生態保護修復。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拓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空間,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加強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等世界遺產保護,保護好南宋臨安城遺址,嚴禁在西湖風景名勝區新建擴建有礙保護的建筑,保護“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間格局。加強對城市建筑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澎湃新聞注意到,作為新晉超大城市,杭州2023年經濟總量已躍上2萬億元新臺階,不過面臨“內城復興”的新煩惱。據杭州日報報道,杭州中心城區面臨“困境”:“年輕人流失,老齡化加劇”,這是杭州中心城區的現狀。2010年至2020年,杭州全市人口增長324萬人,但上城、拱墅、西湖三區總增量只有85萬人,其中15歲-34歲的年輕群體僅增長6.8萬人,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27萬多人;中心城區經濟集聚度偏低且仍有下降趨勢,與當前大城市中心城區價值回歸的趨勢相背。2022年,上城、拱墅、西湖三區的GDP總量為6586億元,占全市比重35.1%,相比2010年的35.2%仍有降低。2009年到2021年,三區企業數量占全市比重從50%降低到42%。此外,公共空間方面,杭州中心城區綜合公園不足,過度依賴西湖景區,缺乏互動性的公園綠地和體驗性的街巷空間。
報道舉例借鑒了國內大城市中心城區活力提升的經驗做法:如天津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中心城區提升;煙臺著眼喚醒更多沉睡的老城區、老街區;廣州 重構主城區630平方公里空間格局。
10月24日,杭州市統計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521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9月主要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