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這個村每周放出三五十萬只蚊子!
眾目睽睽下放飛30萬只蚊子,卻收獲了大家的稱贊,這是為什么?在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峽石村,人們對此早已不陌生。

圖源:廣州日報
10月22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最新一期登革熱疫情監測信息通報,10月14日至10月20日,全市報告新增497例登革熱病例,較上一周(437例)增加60例,環比增加13.73%。
其中,本地病例431例,分布在全市11個區。截至10月21日,市內有157個街鎮的相關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疫情處置,存在傳播風險。
眾所周知,登革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清除蚊蟲滋生地、使用殺蟲劑等是目前防控登革熱傳播的常見方法。
然而,在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峽石村,專業團隊卻通過每周放出三五十萬只蚊子,來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據了解,峽石村實施“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術已有七年之久,總計放飛超1億只蚊子,至今,全村未發生一例登革熱病例。
“以蚊治蚊”是什么原理?
根據相關人員介紹,他們放飛的蚊子與普通蚊子不同,是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的雄性白紋伊蚊,甘任賢稱之為“益蚊”,也叫“絕育雄蚊”。
“村里叮咬人的蚊子有多種,包括白紋伊蚊、致倦庫蚊、騷擾阿蚊等。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的元兇。”團隊研究員甘任賢介紹,今年,廣州受到多雨天氣的影響,白紋伊蚊活躍時間提早,而且活躍期延長,“‘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減少白紋伊蚊的數量?!?/p>
圖源:廣州日報
“我們的蚊子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利用昆蟲胚胎顯微注射技術,成功創建了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人工轉染品系。經過精細的雌雄分離流程,我們篩選出了雄蚊,當這些雄蚊與野外的白紋伊蚊雌蚊進行交配后,雌蚊所產的卵將無法成功孵化,進而無法發育成為成蚊。因此將這些雄蚊命名為‘益蚊’?!?/p>
甘任賢解釋道,“由于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過長期投放益蚊,來大大降低白紋伊蚊種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备嗜钨t說,“這些‘益蚊’在野外的生命周期大概就是一周,所以,在4月至11月的登革熱高發期內,我們每周來峽石村放飛30萬-50萬只‘益蚊’。
公開報道顯示,2018年10月,峽石村“以蚊治蚊”項目還吸引了美國、印度、泰國等多國專家學者組團前來調研。
國外也有“以蚊治蚊”項目
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有一座“蚊子工廠”,這里每年可以生產約5億只含有特定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這些蚊子將會被投放到自然環境中,通過自然繁殖逐步替代攜帶病毒的蚊子。
2015年巴西率先在里約州尼泰羅伊市投放沃爾巴克氏菌蚊子,2021年該市登革熱病例下降70%,2023年登革熱病例下降達90%。2024年巴西暴發新一輪登革熱疫情,尼泰羅伊市僅有1314人感染。
目前巴西計劃擴大沃爾巴克氏菌蚊子投放范圍,目標是10年內覆蓋巴西三分之一人口。里約熱內盧市還在城市水域中投放孔雀魚,吞食水域中的蚊子幼蟲,結合噴灑滅蚊劑,多種方式組合應對登革熱疫情。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整理廣州日報、央視財經等;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