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內關店、海外開店,新中式茶飲咋了
新中式茶飲,賽道走到十字路口。
奈雪的茶還在不斷關掉直營店。

10月18日,奈雪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運營情況》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奈雪新開了23家奈雪門店,關閉了89家直營門店,直營店凈減少了66家,同時加盟店凈增加56家,整體門店數量縮減了10家。
截至2024年9月30日,奈雪的茶共經營1531間直營門店,另有353間奈雪的茶加盟門店,主要集中在中、低線城市。
奈雪的茶首家門店于2015年誕生,開創行業內“茶飲+歐包”的經營模式,客單價一度超過40元。
2017年,奈雪的茶走出廣東開始在全國范圍拓展,2018年在新加坡開出了海外首店,2021年6月于港交所上市,成為“新茶飲第一股”。
新茶飲賽道中,相比于霸王茶姬、茉莉奶白近年來門店數的快速擴張,奈雪的茶門店總數在今年6-9月略有下滑,凈減少10家門店。
隨著消費者在外就餐時,更看重“性價比”,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魚、慫火鍋的客單價也在持續下降,利好消費者的同時,餐廳日均銷售額卻全線下滑。
與奈雪相似,近日,喜茶向事業合伙人發布的內部信指出,接下來將不做同質化產品、不做單純的低價內卷,將推出更多差異化的產品和品牌活動。
同時,喜茶還表示不會追求短期的開店速度與數量,接下來幾個月將會控制門店加密,更注重開店的質量與門店運營品質。
為了擺脫虧損局面,奈雪的茶除了開放加盟、關閉表現不佳門店外,也在新品研發上做突破。
近日,奈雪的茶推出行業內首款不加糖鮮果茶,在葡萄飲品中加入了產自寧夏、青海的黑枸杞,旨在切合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

此外,國內市場“內卷”之下,部分新茶飲品牌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外,開辟新市場,尋求第二增長點。
各大新茶飲品牌在國內市場各顯神通的同時,在 東南亞 與歐美等市場上也做出了“八仙過海”的全球化布局拓展嘗試。
2018年12月,奈雪的茶首家海外門店于新加坡開業,開始了全球化探索的第一步。
2020年7月,該公司將海外布局第二站落地日本。
但是,這兩家海外門店后續均選擇了閉店。
2023年底,奈雪的茶在泰國開出首家門店。
今年8月,奈雪的茶位于泰國的旗艦店開業。
多家機構數據顯示,時至今日,新茶飲10大主要品牌中過半品牌都進行了全球化布局的拓展嘗試。
國內閉店、海外開店,新茶飲賽道怎么了?
對此,央廣網記者齊智穎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國內現制茶(咖)價格內卷,導致新中式茶飲必須選擇海外尋找增量市場。
時下,國內新中式茶飲整體都是以拓展門店為主、以價格戰爭奪用戶。
過快的門店擴張使企業的供應鏈和價格“內卷”,價格上的“內卷”又使得新茶飲企業沒有精力突破產品創新。
同時,新中式茶飲大體上還是保持著奶茶的風味,而且普遍有奶無茶。
即使是加入了茶葉元素,但也只是增加了一種風味,沒有屬于自己的“秘方”,很容易爆款后被同行仿效。
例如霸王茶姬推出的伯牙絕弦,增加了茉莉花茶味道。
而在火爆之后,滿街都是茉莉花香、各品牌都有茉莉花茶,成為了一種常態。
這種競爭之下,加上國內新茶飲店鋪較為密集,形成了“紅海”市場,而海外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用戶天花板會提高。

而海外市場的拓展,首選必然是東南亞。
畢竟,東南亞和中國共同擁有飲茶的文化基因,這使得中國新茶飲產品競爭力強,且產品上新迅速,出海優勢明顯。
然而,在更廣大的海外市場,新中式茶飲依然還是缺少競爭力,突破口或許在紅茶。
畢竟,國外習慣的紅茶,大體就是紅茶+奶,而這或許是新中式茶飲在出海上的又一種接近性打法。
只是,國內關店、海外開店,總歸不是一個正常狀態。
畢竟,國內是基本盤,而海外還是開荒狀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