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捉迷藏》登上曹禺劇場,導演李宇樑:探索人性心靈迷宮
10月18日至20日,作為2024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劇目,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創排的懸疑大戲《捉迷藏》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獻演。一連三場的粵語演出,也為首都劇壇帶來了一股別樣的南國風情。

《捉迷藏》劇照。本文圖片由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提供。
據介紹,成立于1975年的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由李宇梁、余明生創立,本著“劇場能改變人,人能改變社會”的立社宗旨,致力于推動本地戲劇藝術發展,是一家在中國澳門地區長期活躍的獨立戲劇藝術團體。曉角過往演出作品有七成以上都來自澳門本地編劇,多與社會境況息息相關,對現實生活的觀照也成為其一大藝術特色。
《捉迷藏》是曉角2023“年度公演”作品,去年年底在深圳首演后才班師回澳演出,顯示了劇社近年來對內地市場的開拓與探索。該劇講述了剛從教席上退休的惠貞帶著畢生積蓄從澳門前往海外投靠獨生女兒Crystal。在異國他鄉,母親原本尋求對女兒多年來疏失照顧的補贖,誰料女兒卻另有謀算,想借助父母的資產為自己紓解財困……母女之間,相互展開了一場人性與文化對撞的“捉迷藏”。
本輪演出,由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女配角獲得者、知名演員梁翠珊飾演母親,澳門優秀演員梁建婷飾演女兒,兩位女演員的對手戲極具張力亦不失細膩。

梁翠珊飾演母親惠貞

梁建婷飾演女兒Crystal
剛剛在曹禺劇場度過自己69歲生日的李宇樑,不僅是曉角永久榮譽藝術總監,也是《捉迷藏》的編劇及導演。
談及曉角的創辦,這位土生土長的澳門戲劇家饒有興致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世紀70年代的澳門基本上還沒有本土劇團,“大家平時都沒有戲看,我們幾個戲劇人就想振臂一呼,吹響戲劇力量聚攏的號角。之所以當時要選用‘曉角’這個名字,它是魯迅先生生前最后用過的筆名。先生的作品在澳門文學青年群體里很有號召力,也希望它能給一座原來沒有戲劇的城市帶來新的藝術生機。”

導演李宇樑
從業近五十年,李宇樑導演的話劇《男兒當自強》曾被選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百部優秀劇作典藏》,另有劇作分別被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所選入《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及《中國九十年代劇作選》。“之前來北京都是在作協、劇協開會,這是我們第一次帶著作品來參加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就在港澳看過人藝來演出的《茶館》,非常震撼。能在曹禺劇場上演曉角的劇作,而且首都觀眾的欣賞水準也很高,肯定是一個挑戰,也是一項榮耀。”
日常堅持讀報習慣的李宇樑,其過往的創作經常從社會新聞事件中擷取靈感。1993年上演,并在港澳贏得多個獎項的經典作品《二月廿九》,緣起就是一則獨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后才被發現的電臺新聞。“2022年,我去加拿大探親,因為曉角每年都會推出至少一部‘年度公演’新作,就絞盡腦汁想劇本。”
“我當時住在溫哥華的女兒家,正好當地在2021年爆出一樁慘案,而且就發生在我們所在的街區,一家來自越南的華裔新移民家庭,女兒買兇殺害了父母。翻看新聞報道,我覺得女兒除了有金錢方面的犯罪動機,這個家庭之所以出問題,背后其實還有東西方的倫理觀、家庭觀、價值觀、文化與生活方式等等的差異在里面。”
“比如中國人講,‘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我們漢字里有‘孝’這個字,西方人沒有,他們兩代人之間講的是‘respect’。我在創作《捉迷藏》的時候,因為母親惠貞的身份是一位退休的中文老師,就把王爾德、余華、亦舒等文學家的很多名言加入到她和女兒的對話中,展現母女間觀念的碰撞。戲里人物還有部分情節也取材自真實生活,有真實的原型,里面可能會有你朋友的身影。”

《捉迷藏》劇照
《捉迷藏》聚焦于“家庭”與“親情”,以寫實的方式在舞臺上構建觀眾所熟悉的現代家居環境,著力展現傳統與現代、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諸種家庭觀念之間的摩擦與碰撞。就澎湃新聞記者現場觀摩,第一幕中母親剛來到女兒家,同女婿打招呼“Hi, Jack.”便被女兒馬上打斷,“你不要這么稱呼他,尤其不要在飛機上喊hijacking(劫機)。”而其他諸如母親習慣喝熱水,女兒一家則從水龍頭中直飲涼水的生活沖突在劇中更是比比皆是,引發了臺下觀眾陣陣會意的笑聲。
恰如《捉迷藏》中東野圭吾的小說成為母女間疑神疑鬼的話題抓手,該劇在呈現上也借鑒了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加上時而攝人心魄的燈光與配樂運用其間,猶如在看一部好萊塢改編的斯蒂芬·金電影。

《捉迷藏》劇照
對于以懸疑劇的形式層層展開劇情,李宇樑表示懸疑色彩的話劇在曉角的歷史上并不多見,“除了十幾年前,我編劇、導演的《滅諦》帶有懸疑劇的元素,就是眼下這部《捉迷藏》了。相較于懸疑情節,探索人性心靈迷宮過程中的懸疑感將更令人膽戰心驚,而又感同身受。我們還是希望與觀眾在當代社會和全球化的語境下,共同探討家庭倫理與情感模式的代際差異、文化差異,追問關于愛、關于人性的根本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