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制作的影片雖不合約定但仍可采取補救措施,解除權的行使難被支持
【原創】文/汐溟
受托制作的影片不合約定,存在瑕疵,但質量問題可以采取補救措施予以彌補。該種情形下,盡管受托方違約,但委托方行使解除權通常難被支持。
約定
2021年5月8日,甲與乙簽訂影片委托制作合同,約定乙應該按照甲提供的劇本拍攝制作影片,影片應能通過國家電影局的審查,符合國家電影局的相關標準及要求,時長為90分鐘。

履行
2022年3月3日,乙制作完成影片并向甲交付成片。甲發現乙交付成片只有88分鐘,較約定時長少2分鐘。影片內容中包含了甲在先影片(前傳)的素材,人物對白不完整。
此后,甲與乙提出修改要求,乙認為前述修改要求會降低影片的藝術質量,并提出修改意見。甲認為乙的前述行為違反合同約定,甲向乙發出解除通知。

爭議
甲的解除通知能否產生解除的效力?
本文認為,乙的履約行為雖有瑕疵,但合同仍可履行,乙的行為不構成根本違約。
通常情形下,根本違約是指違約方的違約行為致使守約方失去合同目的,期待利益的喪失已成既定事實,無修正或彌補的可能。本案中,乙負創作型行為之債,若給付不合本旨,仍可以采取補救措施,甲的合同利益仍可期待。

具體而論:
首先,乙交付的成片時長較約定少2分鐘,乙可以根據拍攝素材重新剪輯制作,將欠缺的時長補足。而且,約定時長為90分鐘,乙交付的成片時長為88分鐘,欠缺的時間較約定時間比重很低,即便無法補正,也可發行使用,并無實際影響。
其次,影片中使用了甲在先影片的素材,因為甲委托乙創作的影片是系列電影,在合同無禁止約定的情形下,乙的行為并無不當。如甲驗收影片時對此有異議,乙可刪減該部分素材,補充其他素材替換。

再次,人物對白不完整,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補錄,對白及字幕問題在后期制作中都可以處理。
最后,甲提出修改意見,乙并未明確表達拒絕修改的義務,作為影片的創作者,其向甲表達不同意見,雙方只是在創作方向上存在分歧。乙并未作出拒絕履行修改義務的表示,甲也未對己方的修改要求繼續堅持。該種情形下,甲應明確修改要求,向乙發出不同意其意見的通知。如收到前述要求后,乙仍拒絕修改,合同無法履行,乙構成根本違約。在雙方僅因創作分歧導致合同暫時中止履行的情形下,合同仍具備恢復履行的可能,存在的分歧仍可解決。

綜上,影片委托創作合同關系中,受托方履約行為不合約定,如仍有采取補救措施的可能,合同通常仍應履行,委托方行使解除權難被支持。
相關案例: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20)滬73民終383號民事判決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