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李白強勢表白,卻一生仕途失意,他可能是最被現代人低估的唐朝詩人
孟浩然是唐代詩壇上負有盛名的詩人,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還與王維、高適、岑參并稱“盛唐四大家”。
孟浩然是襄陽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后漫游吳越。他39歲時,西入長安考進士,失意而歸。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在荊州,引為從事。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孟浩然病疽而死。
他的詩在當時頗負盛名,杜甫在《解悶十二首·其六》中云:“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李白與孟浩然也相交頗深,在送別孟浩然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曾留下名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更是在《贈孟浩然》一詩中直接表白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為何狂傲的李白也如此仰慕孟浩然?這位被稱為“詩隱”的高人到底擁有著怎樣瀟灑的風度以及超凡的文學才華?讓我們一起從他的詩作中一探究竟。

01
孟浩然不甘落寞,卻在隱淪中度過一生。孟浩然只做過時為荊州長史的張九齡的幕府數月,可以算是終生隱居。一般而言,隱士不多談論世事,至少不便過多訴諸筆墨。孟浩然的作品除幾首情詩、宮詞和邊塞詩外,都是表現他作為隱居高士的生活和情懷。其詩在取材和立意上最大的特點是選取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或一個完整事件,并借景物的烘托,來表現一位風神散朗的高士形象,也表達他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人的思想感情總要表露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寫日常生活很能表現人的思想感情。日常生活片段雖小,卻可以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質和思想的某些方面,如《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本詩選取清晨醒來聽啼鳥、念花落一剎那的活動,用20字絕句生動表現了他的閑適生活和惜春心情。啼鳥、落花是春天常見的景物,聽和想也是人們醒來最尋常的活動,經過作者對這個小小生活片段細節化、典型化的描寫,賦予了這首詩無限情意,使之成為千古名作。
孟浩然更常寫一個生活事件的較長片斷。有的開頭寫高潮,有的結尾寫高潮,有的只寫中間一個片斷?!杜c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云: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
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本詩寫觀潮,開頭寫到高潮。作者從聽潮寫起,寫出觀,寫待潮,寫觀潮,寫感受,不僅寫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絕,而且寫出了潮來時萬家爭空的觀潮景象。他不單純著眼于景物,也不單純著眼于人物的感受,而是把二者結合起來,從人與景的關系來寫,從生活的角度來寫。因為著眼點高,自就不同凡響。這首詩有人物,有情節,有景物,仿佛一組電視畫面展現在眼前。
孟浩然也有敘述一個完整生活事件的詩,如《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維有《濟州過趙叟家宴》:
雖與人境接,閉門成隱居。
道言莊叟事,儒行魯人余。
深巷斜暉靜,閑門高柳疏。
荷鋤修藥圃,散帙曝農書。
上客搖芳翰,中廚饋野蔬。
夫君第高飲,景晏出林閭。
比較這兩首詩,同是寫到隱居故人家宴飲,王維詩是對主人趙叟的歌頌和對家宴的贊美,用傳統寫法;孟浩然所用寫法與王維不同,他不渲染過故人莊事件本身,而著重敘述“過”的全過程?!哆^故人莊》第一聯寫老朋友邀請,第二聯寫途中所見,第三聯寫宴飲,最后一聯寫臨別時約定下次聚會。全詩沒有一筆直接寫到友誼,而處處蘊含著主客之間的深摯情誼及他們相處的誠摯真率,寫得格外真切感人。
孟浩然的詩歌常通過對一個生活片斷或事件的敘述,來表達其思想感情。雖然有的也真率地抒發感情和情緒,但多數主要是靠具體生活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來感染和打動讀者的。在同一首詩中,他的詩抒情和敘事既可以一分為二,也可以合二為一。所寫事件與表達的思想感情之間是不即不離、忽遠忽近、若隱若現的關系,這決定了其思想感情表露得很淡。另一方面,由于其詩真實、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生活,即賦予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深厚的生活基礎,因此其詩作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得明朗、真摯、充實。他的詩喜歡用具體、平淡的生活事件為基本素材來抒發思想感情,這為他沖淡的詩風奠定了基礎。
02
首先,從結構看,孟浩然詩歌力求按照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和順序來構思、安排詩句,展現了大巧若拙的特色。他善于以自己活動的時間為線索,把一些關系不大密切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構成一首結構嚴謹的詩。《宿武陽川》云:
川暗夕陽盡,孤舟泊岸初。
嶺猿相叫嘯,潭嶂似空虛。
就枕滅明燭,扣舷聞夜漁。
雞鳴問何處,人物是秦余。
扣緊一個“宿”字,從傍晚、就寢、雞鳴三個時段著筆,從頭天黃昏寫到次日凌晨,把武陽一帶的景物、民俗和歷史有機地交織在一起,歷歷如畫,清妙動人。更多的時候,孟浩然詩歌按照一件事情本身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
他青年時代寫了《登鹿門山》: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餌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這首詩已經顯露出孟詩按照一件事情本身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的特點。本詩以“清曉因興來”開頭,次寫途中景物,接著寫近望鹿門山的景象,再寫龐德公隱居,最后以“回艇夕陽晚”作結。這樣寫顯得有點平鋪直敘,但這正是孟詩的長處。詩歌正是在對登鹿門山鋪敘中表現了對該山的向往和熱愛,以及對龐德公的景慕。本詩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像一篇完整的旅游日記。像這樣在平淡勻稱中見精巧嚴謹,正是孟詩在結構上的一個特點。
孟浩然寫詩有時另辟蹊徑,其詩構思看似迂曲,實則暗度陳倉,隱含機巧,使人渾然不覺。《晚泊潯陽望廬山》就很有代表性: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寫“晚泊”從“掛席幾千里”寫起,似乎顯得節外生枝,而且用四句方寫到“始見”廬山,節奏也似乎太慢。但本詩的妙處正在這里,這樣寫表現了他初見廬山的喜悅,而且又為后文埋下了很好的副線,格高調遠,氣度恢宏。后四句不寫廬山的奇姿秀態,而是別出心裁,以望廬山所感表現他的明朗心境及內心的那種悵惘不甘的情緒。本詩歷來備受推許。沈德潛評之曰:“悠然神遠也。”(《唐詩別裁集》)呂本中云:“詳看此等語,自然高遠?!保ā锻捎枴罚┩跏慷G云:“詩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保ā稁Ы浱迷娫挕罚?
李白有《望廬山瀑布》,杜甫有《望岳》,與此詩題材完全一樣。李、杜構思相近,從正面著眼,用想象和夸張極力表現廬山和泰山的雄奇,想落天外,令人叫絕。孟浩然的詩則以簡淡的文字傳出景物和人物風神,表現豐富的情意,言簡意賅,語淡味醇,意境清遠,韻致流溢。
孟浩然有的詩初看起來顯得有些拙,其實以拙見巧,大巧若拙,極能體現他在構思和結構上的獨創性,如《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承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王維亦有類似題材的詩,如《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夜靜群動息,蟪蛄聲悠悠。
庭槐北風響,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時當云浮。
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洲。
高足在旦暮,肯為南畝儔。
王詩情真意切,清婉流麗,一看便知是好詩。
孟詩乍看起來顯得極為笨拙,但認真涵泳咀嚼,很有滋味。該詩前六句寫夏日傍晚的美景和南亭納涼,第七句寫自己動了彈琴雅興,全詩十句,至此尚無一點“懷”意,到第八句才筆鋒陡然一轉,寫知音不在,連琴也不想彈了。最后落到了“懷”上:“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鄙钊塍w味全詩,才深深嘆服他構思的奇特及寄寓詩意的才能。前八句盡量鋪墊,后兩句水到渠成。詩中有懷的時間、地點,懷的背景,懷的情感。寫景狀物細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感誠摯深厚,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清閑雋永,是抒情詩中別具一格的佳作。
03
其次,在表現手法上,孟浩然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敘述筆調把人物、事件、景物融合為清麗深遠的意境。其詩多以寫事件和人物為主,但很少窮形極相地描寫,也很少抒發強烈的感情,而大多運用敘述筆調,如《裴司士員司戶見尋》:
府僚能枉駕,家醞復新開。
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
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
誰道山公醉,猶能騎馬回。
裴司士名朏,與孟浩然為“忘形之交”(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彼此感情很深。裴朏去任離襄州,孟浩然在京,說他連家也不想回。這首詩沒有一句贊及他們的友誼,而是敘述這次尋常的家宴。詩從裴朏的“枉駕”寫起,寫家宴開酒、酌酒、具雞黍、摘楊梅,最后寫醉了回去。通過對這次家宴本身的敘述就蘊含了賓主之間的深厚情誼,真實表達了彼此之間交道而忘形,詩中沒有濃烈感情的抒寫,真正達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的境界。
孟浩然有的詩雖然也直抒胸臆,卻很少抒發強烈的感情,也較少描寫細膩的心理,多對相應心境或情緒略加點明,隨即收住,也可以說這是敘述思想感情,如《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本詩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對友人的懷念、登高的興致、自己的愁懷。寫愁也只用“愁因薄暮起”一句一筆帶過,這是孟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思想感情真率而淡遠,意境明朗而清幽。
孟浩然詩中的景物都是他生活和活動環境中的事物,一般來說也都很尋常。因為他詩中的人物是活動的,所以他寫景往往遠近結合、大小結合、動靜結合,構成淡麗清遠的畫面,以配合表現人物的活動,顯得富于詩意和空間感,如《晚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湖水、人家、春鳥、林花、徑草等,都是二月可見的景象,寫得清新開闊,生機盎然,歷歷在目,別有意趣。這正可以看出孟浩然詩寫景的特色,他不對景物精雕細琢,而是把景物敘述出來讓讀者通過聯想去領略景物的美。孟浩然還很注意借景物來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云: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本詩頭四句用煙波浩渺、浩瀚連天的洞庭湖水,來象征自己的寬廣胸懷和宏大才情,為求薦定下了雄厚的基調,加強了詩的主題。后四句措辭不卑不亢,干謁而不露寒乞相,寫得得體,稱頌對方有分寸。全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很有特色。
又如《夏日南亭懷辛大》中的“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讓人覺得作者在用它烘托自己的高潔,但又不指實。孟浩然寫景的這一特點,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古詩的比興手法,在這似用似不用之間將人物和景物、思想感情和客觀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孟浩然詩以抒情主人公為中心,或通過生活事件來表現人物,或借景物來烘托人物,不僅能使其詩寫景美麗如畫,意與境渾然一體,而且能使其詩中的人物像風景一樣美麗,景物如人物一般高潔,并傳達出一種清幽的情調,可謂“內外如一,出入此心而無間”(謝榛《四溟詩話》),如《萬山潭作》: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益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蘿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本詩從神寄游女、歸舟放歌的情境中,體現了作者心境的悠閑、清靜、曠達、淡泊,表現作者作為隱逸高士的情趣和生活。閑適而帶著一縷幽思的垂釣者,與萬山潭清麗的景色和幽遠的古代傳說和諧統一。整首詩有動有靜,沖淡之風顯隱于動靜之中。作者把人物、事件、景物融合起來,形成了渾融、清遠的獨特意境。
再如《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瞑。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本詩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形象,不僅僅準確地表現出山中從薄暮到深夜的時態特征,而且融入了他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別是“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兩句,寫他見松月而覺夜涼,聽風泉而感山幽,細致入微地傳達出日暮山間聽泉時的全部感受,很有韻味。
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點出“之子期宿來”,然后在第八句再點出一個“候”字,彰顯他不焦慮不抱怨的儒雅風度,也從側面表露出了他閑適的心境和對友人的信任?!肮虑俸蛱}徑”,以“孤”修飾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還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蘿”字修飾“徑”,也似有意似無意地反襯他的孤獨,因為藤蘿總是互相攀緣、枝蔓交錯地群生的。這一句詩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下,生動地勾勒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這位風神散朗的詩人,抱著琴,孤零零地佇立在灑滿月色的蘿徑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來。詩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詩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作者揮灑自如,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將暮色之時山中景色勾勒得極具特色,并寓情于景。全詩詩中有畫,盛富美感,蘊藉深微,挹之不盡。
孟浩然有的詩純粹用白描手法,也能造成很好的意境,如《贈王九》:
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
歸人須早去,稚子望陶潛。
寫送友歸家,用的卻是臨別叮囑的形式,黃昏中一對摯友揮手依依惜別的情景展現在讀者眼前。全詩擺脫修飾,用語質樸、明白自然,人物、事件、景物和諧統一。
04
再次,在語言上,孟浩然融合口語和書面語,創造出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孟浩然的詩概括力和表現力非常強?!稓q暮歸南山》云: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首聯兩句記事,敘述停止追求仕進,歸隱南山;頷聯兩句說理,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頸聯兩句寫景,自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尾聯兩句闡發愁寂空虛之情。在頷聯中,作者把自己懷才不遇落魄的一生和悲涼憤懣的失意心情僅用十個字來表達,蒼勁有力而又委婉含蓄。全詩語言凝練豐富,層層輾轉反復,風格悠遠深厚,富有韻味。這首詩很有典型性,可以看作封建社會失意士人命運和心境的寫照。它引起后世讀者的普遍共鳴,一直流傳不衰,在唐代就為杜甫和包佶所化用。
孟浩然的詩語言新鮮活潑,沒有奇詞僻字,很少華艷辭藻,具有口語特點。這是他按照詩詞語言的規律,精心錘煉而成的。《過故人莊》很能見出他錘煉語言的功夫——“合”“斜”對仗精工;“就”字看似尋常,卻是用古樂府《羽林郎》“就我求清酒”“就我求珍肴”之“就”。全詩看來又堪稱本色的“田家語”,表現他高度的語言技巧,說明詩人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正的詩的語言。
像其他古代詩人一樣,孟浩然也喜歡用典。他是一個“熟精文選理”(杜甫《宗武生日》)和前代典籍的詩人,但其詩從來沒有用過冷僻典故。他吸收前人詩歌語言時注意吸收具有口語特點的有生命力的語言,如“以吾一日長”“異方之樂令人悲”“吾亦從此逝”,他用入詩中,就是所謂“作詩使《史》《漢》間全語”(王直方《王直方詩話》)。
這些語言本身是口語,經孟浩然點化,真有水中著鹽之妙。孟浩然化用前人語言而能進行創造,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吳曾云:“顏之推《家訓》云,‘《羅浮山記》,望平地樹如薺’。故戴嵩詩‘長安樹如薺’。有人《詠樹》詩‘遙望長安薺’,此耳學之過也。余因讀浩然《秋登萬山》詩‘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乃知孟真得嵩意。”(《復齋漫錄》)“天邊樹若薺”顯然比“望平地樹如薺”和“長安樹如薺”優美得多。孟浩然在廣泛吸收前代詩人語言的同時,又注意保持自己的語言風格。孟浩然避開謝靈運詩辭采華麗的部分,擷取其清新的部分,既避免了其詩語言的單調枯燥,又增強了語言的活力和色彩。
孟浩然喜用五言律詩這種體裁,以其高度的語言駕馭能力,在屬對方面豐富了這種詩體的表現手法。《裴司士員司戶見尋》詩的“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以“雞黍”對“楊梅”,其中又使用假對,以楊(羊)對雞,就富有創造性,為后人所稱賞。
孟浩然還非常重視語言的音韻美,嚴羽云:“孟浩然之詩……有金石宮商之聲?!保ā稖胬嗽娫挕罚╆憰r雍云:“語氣清亮,誦之如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詩鏡總論》)此語概括了孟詩音韻的特點。孟浩然的詩有如彈丸脫手,鏗鏘圓美,宛然有天籟的音韻。
最能體現孟詩語言風格的是其語言高度錘煉而又毫無錘煉之跡的詩,《晚泊潯陽望廬山》是當之無愧的代表,又如《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素淡清雅,讀著真如“月中聞磬,石上聽泉”(翁方綱《石洲詩話》)??梢哉f,孟浩然是一位語言大師,其詩語言極富有個性,樸素、明快、生動、省凈、優美,“盡洗鉛華”,頗具“蕭散自得之趣”(朱彝尊《曝書亭集》),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最后,孟浩然詩歌在藝術上兼容并包,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懊插萦酗A,璧美何妨橢。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蘇軾《次韻子由論書》)孟詩在平淡中具有豪放派的某些特點,形成了淡秀清曠的獨特詩風。
孟浩然生活在繁榮昌盛的唐代,少年時代就有“鴻鵠志”(《洗然弟竹亭》),胸懷高遠,豁達大度,又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其詩自然具有豪放的特點。孟詩有時氣魄宏偉,潘德輿云:“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漁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保ā娥B一齋詩話》)孟浩然不少詩確實“沖淡中有壯逸之氣”(胡震亨《唐音癸簽》)。孟詩有時感情激越,《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其中云:
二毛催白發,百鎰罄黃金。
淚憶峴山墮,愁懷湘水深。
謝公積憤懣,莊舃空謠吟。
可見他心中的牢騷不平之氣。孟詩有的辭采絢爛,如“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峴潭作》)、“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登望楚山最高頂》)、“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毿毿楊柳垂”(《高陽池送朱二》)。
又如《送桓子之郢成禮》:“聞君馳彩騎,躞蹀指南荊。為結潘楊好,言過鄢郢城。摽梅詩有贈,羔雁禮將行。今夜神仙女,應來感夢情?!狈Q得上“文采豐茸”(殷璠《河岳英靈集》)。
孟詩的豪放畢竟是平淡詩人的豪放,與豪放派詩人的豪放究竟不同。他是寓豪放于平淡之中,或者在雄闊壯麗中顯出一派淡泊氣韻。典型的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在雄豪明朗中融有婉曲細膩。又如《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北驹娨彩呛婪排c平淡結合的典范之作?!鞍倮铩本淦鹫{雄奇,“鳴弦”句平下來;“府中”又轉激越,“江上”句又平下來;“照日”二句浩渺清遠,豪放與平淡參半;“驚濤”句形成高潮,“一座”句又略跌下。這樣一張一弛,一高一降,極有韻致,極有風采,真如“洞庭始波,木葉微脫”(敖陶孫《臞翁詩評》)。孟詩又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賀裳云:“盛唐諸家,雖淺深濃淡奇正疏密各自不同,咸有昌明之象?!保ā遁d酒園詩話》)孟詩能于綿密中見雄闊,于沖淡中見壯逸,于閑散中見激越,于樸素中見綺麗,它具有盛唐詩歌的共同特點,具有盛唐的時代特征,即所謂昌明的盛唐氣象。

《中國古代名家詩詞藝術》
龔賢 編著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經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各族人民在生活實踐、情感交流、思想表達的過程中智慧創造的藝術結晶,是中國藝術的代表樣式,是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學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與使命。賞析詩詞是文化傳承、思想提升、審美熏陶、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白居易《與元九書》云:“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弊骷疫\用各種創作要素和不同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出風姿各異、內蘊豐富的作品。中國古代膾炙人口、盛傳不衰的經典詩詞名篇,都在語言、形式、內涵、意境等方面體現了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本教材在對中國古代不同歷史階段詩詞概述的基礎上,選取了最優秀、最具代表的性詩詞名家,并對其作品的藝術特色和藝術風格進行了深入探析,也涉及這些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精神風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