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四月舉行,表現形式更加震撼

今日,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今年的拜祖大典將于4月7日(農歷三月初三)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景區舉辦。
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單位聯合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政協鄭州市委員會、新鄭市人民政府承辦。
大典組委會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州市新聞發言人石大東,新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慧嫻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網、鳳凰網等近百家境內外新聞單位參加發布會。
儀程仍為9項 各項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常務副主任、鄭州市政協主席黃保衛介紹,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于農歷三月初三(4月7日)上午在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舉辦,大典主題仍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大典儀程共九項,分別是:“盛世禮炮、敬獻花籃、凈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樂舞敬拜、祈福中華、天地人和”。
為做好大典籌備工作,河南省成立了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協調領導小組,鄭州市成立了拜祖大典組委會,精心制定方案,科學謀劃實施,統籌協調推進拜祖大典各項籌備工作。
目前,大典各項籌備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大典的策劃方案和工作方案已經制定;嘉賓邀請工作已經啟動,已經陸續收到一些重要嘉賓出席大典的回執、復函;大典典禮的“九項儀程”具體呈現形式正在深度研究;大典宣傳工作已經啟動,今年將繼續堅持“大宣傳”工作格局,并強化對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承載的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和優秀價值的宣傳,把中華文化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載體,把闡釋推介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整個宣傳之中;黃帝故里整治整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大典相關服務保障措施正在完善,屆時,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服務保障和景觀風貌均將有新的提升;大典期間舉辦的經貿、文化等各項系列活動,均已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各項工作推進有序。
大典將在四個方面進行創新提升
根據拜祖大典的謀劃、安排要求以及當前的進展情況,今年的大典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創新提升。
“愛國”主題、“國家”意識更加鮮明。2019年正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2019年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在全部活動設計和大典流程中,強化“愛國”主題和“國家”意識。
黃帝文化精神標識展示更加突出。黃帝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性文化,2018年,在多次召集專家研討論證的基礎上,提煉了以“鼎新、大公、中和”等為基礎內容的黃帝文化精神標識和精髓,今年大典將在典禮流程、現場專家解讀、社會宣傳等各方面充分宣傳展示。
傳承性實效性更加強化。在傳承性方面,更加重視讓更多青少年代表尤其是臺港澳和海外青少年參與進來,增強大典互動性,更好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薪火不斷。大典期間舉辦的的“老家河南”文化周、黃帝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也將進一步突出文化傳承。在實效性方面,大典期間,將圍繞“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中原更加出彩”、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工作策劃舉辦第十三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特色文化體驗游、文化創意產品展示等相關活動,讓中外嘉賓分享鄭州大都市發展商機,實現共贏發展。
大典表現形式更加震撼。今年拜祖大典典禮形式將繼續深化傳統典禮的時代化,在大典呈現方式上,將從音樂、舞美、流程設計、標識性文化符號展示等諸多方面進一步提升,使九項儀程更加肅穆、神圣、緊湊、震撼,更具時代特征和價值內涵。將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媒體作用,開展國際化宣傳推廣,提升海內外華人的民族認同和文化歸屬感,提升世界對中華文明的深入理解。
提煉升華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在隨后的答記者問環節,當被問到黃帝文化精神標識的具體內容時,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州市新聞發言人石大東說,2018年下半年,鄭州市聯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光明日報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先秦史學會等單位共同研究,以黃帝文化的有關史料、考古成果作為支撐,充分汲取現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在多次召集專家研討論證的基礎上,形成黃帝文化精神標識的三種表述,即宏觀綱領性表述:“鼎新、大公、中和”;社會活動或對外宣傳可概括表述:“自強不息,革故鼎新;厚德載物,天下為公;以人為本,中和大同”;論述文章或學術研究專題可運用六種精神具體表述:“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革故鼎新的創造精神,厚德載物的仁德精神,天下為公的正大精神,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中和大同的和諧精神”。石大東表示,相關研究成果已經匯編成冊,下一步將廣泛宣傳推廣。
石大東還表示,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國家賦予鄭州的重要使命。拜祖大典傳承發揚黃帝文化和黃帝精神,是鄭州在國家層面擔當起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和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形成重要文化影響力的突出載體。
近年來,鄭州一直把黃帝文化作為傳承創新華夏文明、構筑文化發展高地的重要抓手,一是立足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華人共同精神家園”的目標,把拜祖大典和黃帝文化國際論壇打造成為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的核心工程,積極拓展以黃帝精神為主題的日常尋根拜祖、主題文化活動等,努力增強黃帝文化的精神感召力;二是不斷深入開展黃帝文化研究,總結提煉黃帝文化精神標識,完善黃帝文化的理論研究體系;三是把黃帝文化納入城市建設,塑造體現黃帝文化和黃帝精神的城市風貌,系統整合黃帝故里、具茨山等相關文化遺跡,構筑以黃帝精神解讀、黃帝文化展示、黃帝時代體驗為一體的中華文明傳承示范區;四是文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繼續引導、支持海外華人在當地舉辦“同拜黃帝”活動,積極赴海外主要華人集聚區推介黃帝文化和拜祖大典;五是持續扶持黃帝文化文藝精品創作、傳播,以卡通漫畫、網絡文學、微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黃帝精神在群眾心中生根開花。
此外,還圍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強力推進CCD中央文化區和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古滎大運河文化片區、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二砂文化創意園區等文化工程項目建設,全市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
儀式結束后 大典現場向公眾開放
新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慧嫻說,隨著拜祖大典近年來受到全球華人的高度矚目和熱烈響應,群眾對參加拜祖大典的熱情愈加高漲。今年大典嘉賓邀請方面,更加注重邀請國內各界優秀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大典現場,普通群眾代表將占90%以上。
拜祖期間,還將開通網站、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群眾可通過網絡拜祖,參與網上拜祖互動等,還可以通過收看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河南衛視、鄭州電視臺以及騰訊網、大河網等各大門戶網站現場直播以及下載禮拜黃帝手機游戲、參與“根親中國”微電影大賽等方式,表達對先祖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大典儀式結束之后,大典現場將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新鄭黃帝故里景區全年免費開放,還將為社會團體、企業機關等組織各種形式的拜祖活動提供服務。
原標題《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7日舉行,組委會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四大亮點搶先看!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