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少咸宜,新編京劇《心愿》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10月12日、13日,由北京京劇院與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兩院合作推出的重點劇目——新編京劇《心愿》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新編京劇《心愿》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據悉,新編京劇《心愿》由國家一級編劇張和平擔任藝術顧問、總策劃,著名導演葉大鷹劇本原著,著名戲曲音樂家朱紹玉擔任唱腔設計、作曲,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優秀青年導演閆銳擔任導演。由北京京劇院梅花獎獲得者、青年程派名家郭瑋、優秀青年演員周恩旭,國家一級演員曹陽陽等主演。
給少年觀眾看的京劇
《心愿》都是一部能夠引發人們回憶、共鳴和憧憬的作品,一個發生在現代的故事怎樣以傳統的京劇藝術來呈現,不少人帶著好奇走進了劇場。
演出一開始就營造出濃郁的老北京風情,北海公園的白塔下,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百姓生活的場面把人們拉回到60多年前的歷史情境中,小船在水中飄蕩、鴿子在天空飛舞、孩子在胡同里游戲,北戲京劇系的學生本色出演,盡顯童年的天真童趣。這個過程中,小演員充分展示了京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漂亮利落的空翻大大增加了劇目的可看性,也展示了北戲推動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教學成果。

新編京劇《心愿》劇照
在塑造性格飽滿的各色人物的同時,劇中還有一群特殊的角色——十多只身披潔白羽毛憨態可掬的大鵝,一段群鵝舞活潑有趣,讓人忍俊不禁;小鵝們還會走下舞臺,來到觀眾席與人近距離互動,一片萌態,引來眾人側面、欣賞;劇中更有大鵝跳水救人的戲份,險象環生的表演也讓觀眾的情緒變得跌宕起伏。
這群大鵝由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曹陽陽帶領北戲學生共同飾演,這也是曹陽陽第一次在舞臺上以動物的形態進行表演。“剛開始接到劇本很驚訝,自我從事京劇表演以來,還從來沒有飾演過這種穿上滿是羽毛的服裝扮演動物的角色。聽過導演對這個角色的闡述以及自己研究過劇本后我發現,大鵝是一個承擔了多重意義的角色。”曹陽陽說,不同的劇情里,大鵝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有時是林大林渴望的父愛的化身,有時是林大林孤單時的玩伴,陪伴著他。
“動作設計上,我們盡量模仿大鵝走路的形態,這時會用上京劇武丑的技巧。有一場戲,大鵝要從2米多高的橋上飛下去救人,就用到了京劇里下高、空翻的技巧。”曹陽陽說。
雖然是一部紅色題材劇目,但《心愿》講故事的手法并不刻板、說教,編劇和導演為該劇適當增添了喜劇元素,活躍觀演氛圍。比如林大林為了攢錢買一條紅領巾而把心愛的玩伴大鵝當掉換了五元錢,大鵝為此生氣、委屈跟林大林鬧別扭時的情節就逗樂了不少人;再比如同學們跟不通人情的教務處長斗智斗勇的內容,也惹得觀眾會心一笑。

新編京劇《心愿》劇照
據了解,該劇主題曲由張和平作詞,朱紹玉作曲,用京腔京韻的悠揚旋律歌頌當代少先隊員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同時,在整部劇的唱腔設計上,作曲家朱紹玉頗費心思,在配器及樂隊設置上增加了民樂隊,在保有京劇藝術原汁原味音樂特色的同時強化民族色彩,更加靠近少年兒童審美習慣。另一方面,老戲迷也能在劇中聽到地道的西皮、二黃、高撥子、四平調等唱腔板式,可謂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
以娃娃生挑梁,以少兒觀眾為主
《心愿》是北京京劇院與北戲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的一部戲曲作品,匯聚了北京京劇院的優秀青年演員以及百余名北戲師生。
北京京劇院程派青衣、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郭瑋認為,《心愿》是一部好聽、好看、好學的新編劇目,對于沒有接觸過京劇的觀眾,尤其是小朋友來說,有非常好的入門和啟蒙的意義。“我是唱程派的,會以程派的特點來編人物的唱腔。另一方面,為了達到演出好聽好看、觀眾好學的效果,也會融入別的唱腔風格。”郭瑋說。北京京劇院優秀青年武生周恩旭飾演林大林的父親,為了讓劇目中的人物更加生動立體,從生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讀角色,通過觀察真實的生活細節展現人物性格,創作新戲時多從生活中提煉,完成對劇中角色的塑造。用他的話說,“演戲,既是演戲也是演細”。

新編京劇《心愿》劇照
北戲優秀青年教師王文端飾演主角林大林,作為演員,他要通過塑造角色,展現人物的成長與擔當。“林大林是一個內心缺失安全感的少年,通過這次經歷,他體會到了責任和榮譽的意義,是一個非常好的弘揚紅色精神的過程。在表演時,演員不僅要體現歷史背景,還要通過情感打動觀眾。尤其是林大林面對重重阻礙時,他對紅領巾的渴望以及對母親秘密的探索,都是情感爆發的關鍵點。”王文端說。另一方面,作為教師,她有責任通過自身的表演和對劇目的理解,影響和教育學生,讓他們不僅在表演中成長,更在思想上受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次,她的學生郭小雷也在劇中擔任角色,兩人在舞臺上的共同演繹,展現了師生之間的默契與傳承。
劇中,林大林有4個玩得很要好的同學,其中女同學黃嘉麗的扮演者是北戲中職二年級的學生周小晴,13歲的她去年才入學北戲,今年就迎來人生中第一次登臺演大戲的機會,對此周小晴非常興奮。“能拿到這個角色特別開心,但是我沒學過現代戲,從唱腔到動作有點不知道怎么下手。老師和導演給了我很大啟發,指導我現代戲演出和傳統戲的差別。”周小晴說。

新編京劇《心愿》劇照
在戲曲舞臺上,新編京劇《心愿》是一部難得的以娃娃生挑梁,以少兒觀眾為主的京劇作品,該劇的創排不僅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重要舉措。這部劇從誕生到今天立在舞臺上,得到了眾多單位和藝術家的支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