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權衡: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丨改革開放進行時①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聯合推出系列短視頻“改革開放進行時——社科專家帶你讀懂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邀請權威專家對全會精神進行解讀。其中,著重講解全會《決定》里新提出、有變化和反復強調的內容,并結合上海的制度性經驗、示范性案例和標志性場景加以系統闡釋。今天推出第一集。
第一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主講嘉賓:權衡(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不是為改革而改革,目的是提高實效。”“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劃藍圖變成現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
主持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問題。我們要怎么理解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
權衡: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第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于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要把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劃藍圖變成現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
第二,我們從原有的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速度、結構到動力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新階段,必須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動力。
第三,這是應對國際環境風險挑戰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們面臨的外部風險環境挑戰矛盾不斷增多,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用更好的體制機制主動應對好這些風險挑戰。在這一背景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繼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的一種繼續。這個“繼續”的含義是什么呢?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十八大以來,圍繞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這一制度體系,也是動態變化的。我們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不斷通過制度創新,通過體制機制變革,使得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定型。這個完善的過程,其實就是想解決如何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轉化為治理效能。這個效能的潛力還很大,需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進一步釋放出來。
在這一目標下,《決定》通過“七個聚焦”分領域進一步提出完善我國制度體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些重大舉措和部署。“七個聚焦”涵蓋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治理、社會、文化、民生以及黨的建設等若干領域。同時,突出注重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所以,改革的總目標和分領域目標,渾然一體,相互作用,形成我們今后一段時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

這次全會《決定》中強調的“六個堅持”,是未來一段時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六個原則。這“六個堅持”從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組織保障,到改革的目的、改革的路徑、改革的主線、改革的法律保障,以及改革的思想方法,都做出了闡述。
比如“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不變。但還要與時俱進,根據實踐發展,以問題為導向,破解體制機制瓶頸。做到既守正又創新,既與時俱進又一脈相承。
再比如“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突出了完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依靠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從而更加凸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效能。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

《決定》從14個方面做出全面部署。重點還是圍繞經濟體制改革發揮總牽引作用。
《決定》提出的重大舉措里有相當多的篇幅都圍繞著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如怎樣真正落實好“兩個毫不動搖”,更好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怎樣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也就是通過市場主體的塑造,使市場主體真正體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能力和水平;怎樣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在全國范圍內真正通過市場體系的建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怎樣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這會涉及國家或者政府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圍繞高質量發展怎么來構建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會涉及全面創新背后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改革。這么多改革方案舉措,最終落實要靠黨的全面領導,要“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以釘釘子的精神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把改革開放的若干舉措落實落細,這就要依靠黨的建設以及黨的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
改革最終還是要注重實效。是不是解決了問題,是不是提升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方面面的效能,最終是不是充分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就是我們講的,改革要有實效性,不是為改革而改革,改革最終目的是提高實效。
作為社科理論工作者,我認為首先要加強宣傳、研究和理論闡釋,二要更好地聚焦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還要發揮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學科優勢,通過面向基層的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