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集體走強,銀行股的邏輯變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10月14日,銀行股開盤走強,渝農商行一度沖擊漲停,鄭州銀行漲超5%,貴陽銀行、重慶銀行、郵儲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等跟漲。
近年來,紅利類資產在股票市場中的表現尤為搶眼。所謂紅利資產,通常指的是估值較低,業績穩健且能夠提供高股息回報的資產。
而在紅利類資產中,銀行板塊成了市場的“香餑餑”。
回看五大行的過往表現,股價從2023年初便開啟了上漲進程,若從2023年初開始計算,至今五大行漲幅均在30%以上,銀行板塊上漲,離不開市場生態和風格的轉變。
一方面,在股票市場相對低迷、利率不斷走低的大環境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在降低,同時由于優質資產的稀缺,使得投資者更加看重紅利類資產。
今年4月頒布的“新國九條”也是一大催化因素,政策逐步引導投資者樹立價值投資理念,注重長期回報,這也符合紅利類資產的特性。
因此,有著高股息、回報穩定且業績穩健的銀行板塊就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銀行板塊的低估值也是一大優勢,即便經歷了一波上漲,估值與整體市場相比并不高。而在銀行板塊乃至整個股票市場中,五大行素來是紅利類資產特征的典型代表,其股價迭創新高也就不足為奇。
從行業角度看,銀行的基本面也存在轉暖預期。
對于銀行業,規模、凈息差、不良貸款率等是影響業績的重要因素,其中作為衡量主營業務的凈息差指標影響尤為明顯。
近年來,受貸款利率不斷下調的影響,行業凈息差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2020年,行業的凈息差尚在2.2%以上,但到了2024年一季度就已經降至1.61%,期間累計降幅達0.6%。
未來銀行凈息差或仍將面臨調整壓力,但降幅有望收窄。
究其原因,決定凈息差的因素主要有生息資產收益率和成本付息率,近年來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宏觀大背景下,貸款利率仍有下降預期,但存款付息率的不斷下降對銀行凈息差有很大緩沖作用。
從不良貸款率角度看,它重點反映的是銀行的資產質量,較高的不良率意味著銀行將計提更多的資產減值,進而侵占利潤空間。
房地產信貸作為銀行業的主營業務之一,近年來因為房地產的調整,銀行業的不良資產更多出自于此,而隨著房地產風險的不斷出清以及銀行業務結構的調整,不良率正在穩步下降。
據信達證券研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由2020年的接近1.4%逐步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1.17%,資產減值的壓力也在逐步減輕。
此外,銀行業是與經濟高度關聯的行業,房地產政策的逐步放松以及經濟的穩步復蘇對銀行板塊業績也有提振作用,這一點主要體現在規模增速上。
近年來上市銀行不論是總資產還是生息資產增速均維持在一定水平,2024年一季度雖有所下降,但仍在10%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銀行板塊漲勢喜人,但并不意味著所有上市銀行都進入了“狂歡”階段,當下已經出現分化的趨勢。
從性質上看,目前銀行股的上漲更多屬于估值修復,此前板塊的低估值特性正在修正。
如果從近一年時間維度考察,五大行猶如市場的“五朵金花”,位居行業漲幅前十的表現堪稱驚艷。但自2024年以來,這種情況也發生了轉變。
具體來看,在年初至今的行業漲幅榜中,五大行在前十中出現的并不多,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
行業漲幅排行潛移默化的轉變,是市場邏輯發生了變化?;谛袠I低估值高股息的驅動因素之外,市場將更加考察上市銀行的基本面和成長性。有著低不良、較高凈息差以及較快的規模增速,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的銀行將更容易獲得青睞。
就比如成都銀行和南京銀行,這兩家城商行漲幅均超過了50%,在不良貸款率指標上,2023年二者分別為0.68%、0.9%,位列城商行第1和第6名,即便放到全部上市銀行,也是前十的存在。
未來隨著板塊估值的逐步修復,市場會更看重企業的基本面和成長屬性,這些上市銀行的股價分化可能會越來越明顯,這更要考驗投資者的辨識能力了。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