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消費維權周報|上周線下消費類投訴增多,涉車牌、婚介等領域
澎湃公眾互動平臺“服務湃”(https://tousu.thepaper.cn)上周收到的線下消費類投訴增多,涉及車牌代拍、婚介服務、基金認購等領域。
其中,山東臨沂市民張華反映,臨沂9月末投放10萬個“魯W”優質車牌號,不少“黃牛”為此做起代拍、炒號生意,各個車管業務服務站因此排起長隊,真正買車選號的消費者無法正常快速上牌。
10月8日,臨沂市12345市民熱線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黃牛”倒賣車牌號的問題,消費者可以向當地車管所反映,如提供具體地點等信息,12345會記錄。
澎湃新聞注意到,短視頻平臺有臨沂網友稱可代拍號牌,費用在千元到萬元不等。
有律師告訴澎湃新聞,?“黃牛”看似以企業戶頭正常拍車牌,實則以此為職業,借機從中牟取高額的加價利益,導致普通車主無法正常獲取車牌靚號,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造成不良影響,相關行為涉嫌違法。
已解決:
針對極兔速遞、中國移動、快手等的數起投訴,澎湃新聞介入后,雙方達成一致。
未回應:
針對威爾仕健身、吉祥航空、沃爾沃汽車、藝龍旅行app等的數起投訴,仍在協商處理中。
未達成一致:
近日,來自上海的鮑女士反映稱,8月2日她在支付寶花唄支出一筆10萬余元,設定的自動扣款形式為“全額還款”。然而一個多月后得知由于花唄和銀行簽署的協議限制,自己的賬單“全額還款”失敗,產生了843元的逾期利息,“逾期后沒有任何電話通知,花唄和銀行之間的扣款問題為什么要用戶來承擔?”
對此,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根據查詢情況,鮑女士所說的20萬元限額是其與上海銀行之間的整體轉賬額度,花唄還款遵循支付寶快捷支付的限額規定,“鮑女士的銀行卡快捷支付為單日限額5萬元,這導致該賬單沒有扣款成功。”
該說法遭到鮑女士否定。她表示,無論是自己銀行卡的“單筆最高限額”還是支付寶設置的限額,均超過10萬元,不會對還款造成影響。
雙方至今仍未協商一致。
一周消費速報
近日,湖北鄂州的賀鵬(化名)反映他幾個月前遭遇的詐騙經歷。賀鵬稱,2022年他購買了武漢一家教培機構的網課。今年7月初,他頻繁收到該教培機構的退費郵件。加了對方的QQ號后,被引導下載“華世咨詢”App,在“退費專員”的誘導下,他開始在App上認購“基金”,從起初認購100元,到后來一次認購4萬多。意識到被騙后他選擇報警。目前,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已立案偵查。
對此,涉事的華世咨詢公司發布《聲明》稱,有不法分子打著“華世”名義進行詐騙,包括誘導下載App進行投資、退學費、購買金融產品等。此類詐騙行為與公司無關。公司也已聯合受害消費者向當地警方報案。
一周消費警示:
甘肅、河南、湖北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針對“蠟瓶糖”的專項整治
一種外表由蜂蠟制成、中間灌有糖漿,形狀精美、口感奇特的零食,近日受到不少中小學生群體的追捧。然而這種“蠟瓶糖”大多屬于“三無產品”,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中小學校門口、夜市,火爆的同時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針對上述問題,澎湃新聞注意到,自9月以來,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針對“蠟瓶糖”的專項整治。
10月13日,甘肅省榆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校園周邊經營戶、食品生產經營戶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重點對前期銷售火爆的網紅食品“蠟瓶糖”展開清理排查。此次排查中,執法人員借助食安監管追溯平臺,圍繞平臺公布的曾購進過“蠟瓶糖”的68家經營戶開展檢查,當場對相關商戶的“蠟瓶糖”庫存情況、進貨渠道、供貨商資質進行檢查,當場責令經營者將相關產品下架,并告知經營者應嚴格遵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確保所銷售的產品符合相關法規要求,禁止銷售有安全隱患的產品。目前已排查經營戶38家,下架“蠟瓶糖”系列糖果96盒,約29.4公斤。
10月8日,阿克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市銷售“蠟瓶糖”的經營戶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經排查,大部分商戶未能提供產品的檢測報告單以及供貨商資質,部分商戶提供的檢測報告單與現場銷售產品的批次不一致。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商戶將相關產品下架,并告知商戶在校園周邊禁止銷售有安全隱患的產品。
9月29日,河南省安陽市開展了“蠟瓶糖”產品專項整治行動。其中依托“安陽市網絡交易監管平臺”科學設置關鍵詞,對線上網絡平臺銷售的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蠟瓶糖”產品進行了檢索,對平臺內經營“蠟瓶糖”產品的商家進行摸底排查,共發現涉嫌違法線索9條,其中,殷都區2條、文峰區2條、林州市2條、高新區1條、龍安區1條、湯陰縣1條,已將相應線索信息移交至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核查處理。
9月26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以校園周邊超市、副食店為重點區域,采用實地走訪、現場檢查詢問、查看進銷貨記錄等方式,嚴格排查銷售“三無”蠟瓶糖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產品的行為。經檢查,發現6戶存在銷售“三無”臘瓶糖及其他非直接吞咽類食品糖果,已經當場責令下架。
在整治的同時,部分省市也發布了針對“蠟瓶糖”的消費提示。如孝感安陸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提醒:“蠟瓶糖”屬于新品類,目前缺乏相關質量標準和調查數據,很難說具體會對健康造成哪些影響,蜂蠟作為蠟瓶糖的一部分,其本身沒有毒性,但是存在部分商家違規使用劣質蠟、工業蠟,導致蠟瓶糖存在損害消費者人身健康的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此前人民日報等曾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信息提醒消費者,“不要買、不要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