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藝術人物|馬塞爾巴黎辭任藝術館,洪濤上海呈現個展
回顧一周藝術人物,法國明星策展人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辭任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館長一職,她曾策劃上海西岸美術館“她們與抽象”展覽;雕塑藝術家洪濤、藝術家蔡兵、劉曼文等的個展在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蔡兵美術館等先后展出。
法國|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
辭去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職務
法國明星策展人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遭遇嚴重危機之際,辭去了館長一職,距離其被任命為館長兩年后。

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
Macel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她“愉快地接受了博物館主席約翰內斯·胡特(Johannes Huth)的提議,從10月15日起擔任博物館的科學和藝術顧問,直至合同期滿”。她說:“這讓我松了一口氣,因為審計報告稱博物館正處于‘治理和組織危機’中,情況已經難以維持。”
根據前任和現任館長的說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危機根深蒂固,最明顯的是在博物館的管理結構上。在董事會及其主席的權威下,它有一個雙頭領導,一個是“董事”(馬塞爾),另一個是“總干事”西爾維·科倫薩德(Sylvie Corréard),兩人都以其堅強的性格和雄心壯志而聞名。
在任職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一職之前,馬塞爾(Macel)在蓬皮杜中心工作了22年,她是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策展人。2022年11月10日,“她們與抽象”在上海西岸美術館開幕,克里斯蒂娜·馬塞爾是策展人。她被認為是當代藝術專家遠勝于古典藝術專家——她本人則回應說,她的展覽計劃,包括關于百貨商店誕生(the birth of department stores)和雕塑家亨利·克羅斯(Henry Cros)的展覽,“自會說明一切”。
上海|雕塑藝術家洪濤
個展“不覺”帶來雕塑及展演、手稿
“不覺-洪濤雕塑展”將于10月26日在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雕塑藝術家洪濤不同時期代表作品共計38件,現場將帶來沉浸式展演及部分手稿。

雕塑藝術家洪濤
洪濤,1966年9月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現為魯迅美術學院雕塑藝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魯迅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自1986年進入魯美雕塑系學習并留校任教至今,畢生所學奉獻于雕塑教育事業;2005年于俄羅斯列賓美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師從庫巴索夫等雕塑大師,奠定了他在雕塑創作領域的堅實基礎。
作為魯迅美術學院雕塑藝術專業學科帶頭人,洪濤擔任多項國家級項目主創設計,特別是主創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大型組雕《追夢》,于2023年榮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主題雕塑創作工程”突出貢獻獎。他的雕塑藝術創作方向包括大型主題性雕塑創作、人物肖像研究、歷史人文寫意表現,他認為藝術家的使命和責任是用藝術語言解讀歷史,首先要具備客觀審視歷史的素養,具備藝術創作的技藝,最終實現塑造作品的能力。從“技”到“藝”到“塑”,是一個藝術家精神世界的呈現。

洪濤雕塑作品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鑄不銹鋼 85x30x15cm 2023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認為,洪濤有扎實的學院功底,寫實主義的方式和法則,以及嚴謹的教學體系為他鋪墊了造型基礎,留學俄羅斯期間,更使他對中國學院的方式有了更為深刻的反思。
“在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的表現與深化中,他是自覺的、自發的。他的《速寫長征——向北?向北!》,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帶著對中國革命的敬仰,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仰,在深沉、凝重的歷史回望中,突破一般性圖解、進入表現。”吳為山說。
據悉,本次展覽由總策劃陳逸鳴、總顧問夏永芳、藝術總監劉水華和策展人張鑫共同策劃,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文/李梅)
上海|劉曼文
在恍如夢境的地方,創作三幕情景劇
藝術家劉曼文個展“那地方恍如夢境——三幕情景劇”近日在上海木曦畫廊對外開展。2023年底,藝術家劉曼文踏上意大利的土地,走進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的出生地,并由此創作了三幕情景劇“達芬奇:靈境垂顧”“拉斐爾:金色美好”“米開朗基羅:生命之重”進行展示。

劉曼文
劉曼文,1982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上海油畫雕塑院一級美術師。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優秀作品、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作品、第十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上海白玉蘭美術大獎、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等獎項。出版入編:《20世紀中國美術史(油畫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當代美術圖鑒(1979-1999)(油畫分冊)》湖北教育出版社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意大利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意大利普利菲卡多基金會等收藏。

達芬奇出生地 Birthplace Of Leonardo Da Vinci,2024
在拉斐爾的出生地,與透過古堡窗扇的金色晨光一同迎接黎明;在米開朗基羅的出生地,走近被綠籮纏裹在陰影中的石雕,去觸摸生命的重量;在達芬奇的出生地,會心地發現就連樹木的姿態和布局都透露著妙不可言的心機。本次展覽,就是以劉曼文最近一次造訪文藝復興三杰出生地的所見所感,作為這部三幕情景劇的視覺索引,帶領觀眾進入由藝術家全新創作的園林主題的作品建構的舞臺。

又見獅子林
這些包含著反復的筆觸、線條和色域糾纏的畫面,卻又色彩飄逸,顯露著輕盈動感的韻律,調動觀眾們圍繞每一幕舞臺當中藝術家對歷史遺痕的視覺轉換,走近或拉遠,以直覺為驅力,喚醒自我身體對自然和藝術的感官反應。
此次展覽由王凱梅擔任學術主持,展期持續至11月30日。
上海|藝術家蔡兵
兩百余件藝術作品閔行展出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蔡兵藝術作品展近日在上海閔行的蔡兵美術館對外展出,共展出200余件蔡兵先生的精品佳作。主辦方展覽開幕后專程舉辦了蔡兵藝術作品展座談會。
藝術家蔡兵生于1943年,上海人,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研究員。擅長中國畫、版畫、插圖、速寫等,作品被國內外大型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豐收而歸(現代中國畫)58cm×43.5cm 2024年作
原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海派藝術館執行館長張建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徐龍寶,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馬騁等,圍繞蔡兵先生此次展覽展出作品的藝術風格、創作理念、技法研究、作品主題、作品風格等角度展開討論。

藝術家蔡兵

座談會現場
毛時安認為,對一個藝術家來講進行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就是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同時又有“三氣”:才氣、運氣和力氣,才氣就是說蔡兵先生他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高;運氣就是說他能在合適的時間抓住機遇;而力氣則是說他之前在艱苦條件下,依然能長時間扎根文藝土壤,默默耕作。
寧波|攝影藝術家孫郡
“新文人畫攝影”開幕
10月10日至23日,孫郡攝影展“仰山志”在寧波美術館舉辦,果慧擔任策展人。仰山之高,慕水之善,此次展覽是孫郡歷時六年,走遍中國五大佛教名山、大江南北而拍攝的匠心之作。這不僅是對中華佛教文化藝術與名山古剎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當代攝影的一個全新視角。

攝影藝術家孫郡
展覽以“?秦嶺-淮河線”為分界,曲水離殤般的展線兩側分別展示南方與北方場景。攝影藝術最重要的藝術家在場,也投射到作品中。建筑、山水、人物,在孫郡的巧妙構思下,三者在鏡頭下展現了藝術家獨有的美學觀。展廳特地搭建了兩個沉浸式場景,帶領觀眾進入到歷史的長河中,感受藝術家拍攝時親身感受到的悠遠和沉靜。

展出作品
繪畫語言的融入是孫郡作品的一個特色,這也與他的學習經歷有關。自幼浸潤在中國傳統繪畫的墨香之中,后于中國美術學院深造,中國畫基因成為激發當代攝影的鑰匙,也由此創作了獨具辨識度的“新文人畫攝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