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注老年人出行安全,上海這類事故超半數肇事方在60歲以上
10月11日是重陽節。生活中除了要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也要關注他們的出行安全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當日從上海市交警總隊獲悉,2024年以來,全市因非機動車或行人一方嚴重違法而導致的亡人交通事故,肇事方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占比達56.2%,其中本市戶籍老年人占比達77%。在這些事故的成因中,最突出的違法行為是闖紅燈,占39.2%,還不同程度存在未按規定讓行、逆向行駛、超速行駛等易致禍行為。
老年人使用駕馭不住的交通工具上路
9月4日,家住靜安區87歲的趙阿婆坐上了她的新車,這是兒子為了方便她出門專門挑選的老年代步車。
兒子帶她在小區附近的聞喜路上練習駕駛。不料趙阿婆上車后不得要領,沒走多遠就徑直橫穿道路,并且緊張之下不知該如何制動,在與一輛正常行駛的小客車相撞后繼續前行,急得她雙腳踏地企圖阻止車輛前進。好在一名路人從后面一把抓住失控的車子,終于讓車子停了下來。值得慶幸的是,事發時小客車速度不快,趙阿婆沒有在事故中受傷。
靜安交警經調查,認定趙阿婆承擔事故全責,要賠償機動車物損,并向母子倆詳細解釋了老年代步車不能上路行駛的法律規定,圍觀群眾也紛紛表示認同:“這個車上道路危險的!”
老年人行動不便,獨自出行確是難題,但是使用不合法規、駕馭不住的交通工具上路,是從不便走向了危險。這起事故雖然輕微,但過程很驚險,也體現了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的判斷力、反應力都在明顯下降,慢一點、多觀察是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除了使用不當的交通工具,不遵守交通法規是讓老人陷入危險境地更常見的原因。9月26日,70多歲的楊阿婆在徐匯區滬閔路近康健路的非機動車道上逆向行走,在一個彎道處,一輛自行車沒能及時避開楊阿婆,發生碰撞后摔倒在地,后方一輛電動自行車也連帶摔倒,三人均受輕微傷。徐匯交警經調查認定,楊阿婆因在非機動車道行走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松江交警進影院針對老年人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供圖
上海警方多措并舉對老年群體開展交通安全宣傳
為了有針對性地提高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識,有效防范和遏制老年人交通事故的發生,全市公安交警部門聯合街鎮、轄區派出所、老年大學、公益企業等各方力量,深入老年群體的生活圈、社交圈、興趣愛好圈,通過各種形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有效提升老年群體的安全防范意識。

靜安交警上門入戶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供圖
針對老年代步車違法上路問題,靜安交警聯合轄區派出所采取入戶走訪的方式,上門排查老年代步車、開展“補課”宣教,并利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通過持續的案例匯編、短視頻等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讓交通規則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針對老年人電動車騎行安全,寶山交警梳理了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電動車車主,聯合街鎮向老年車主及同住家屬點對點推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對騎車戴盔、不闖紅燈、不亂騎行等內容進行精準提示。長寧交警聯合各派出所、各街鎮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形成宣傳合力,在轄區16個“為老助餐點”高峰就餐時間播放《交通安全警示錄》,并聯合老年大學合作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講,讓老人沉浸式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松江交警聯合區文化部門,利用“萬千百”公益電影展映契機,在電影開演前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片,民警走進影院通過互動游戲、有獎競答等形式提高老年群體安全防范意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