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靳東劉敏濤舞臺再聚首,話劇《溫暖的味道》講述鄉村振興故事
作為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由王延松導演,靳東、劉敏濤、張晞臨聯袂主演的話劇《溫暖的味道》將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北外灘友邦大劇院連演3場。

發布會現場,主演張晞臨、靳東、劉敏濤
10月10日下午,該劇主創齊聚上海,主演靳東、劉敏濤、張晞臨和導演王延松共同亮相,分享了《溫暖的味道》的創作細節和背后故事。曾經的“明家姐弟”在這部舞臺劇中再度聚首,引發關注。
“這部劇源自我曾經主演的一個電視劇,很多人看了都覺得題材特別好,它是講述我們國家鄉村振興的故事。我就想著要把這個故事搬上舞臺,排一出現實主義的戲劇作品。而且特地邀請了王延松導演來指導。”
作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團長,也是該劇的總策劃、藝術總監和主演,靳東說,他全程參與了該劇從無到有的過程,歷時三年,“這三年我們反反復復在討論,怎樣能讓觀眾喜歡這個劇,愿意走進劇場,尤其是吸引年輕觀眾來看戲。”

《溫暖的味道》劇照
舞臺劇的故事最后和電視劇幾乎完全不同,故事發生地,也從山東,最后來到了陜西北緯37度的一個村莊。全劇以黃河沿岸歷史悠久的“塬底下村”為背景展開敘述。四十年前,為擺脫貧困,村民們毅然去塬上開荒,種出了黃河邊上第一批蘋果。四十年后,塬底下村卻因蘋果歉收,人們漸漸對種蘋果失去信心。第一書記孫光明帶著新種苗和新技術幫助塬底下進行種植產業升級,帶領當地群眾奔向美好生活。
導演王延松給予了這部劇“新鄉村審美主義”的基調,他為此寫下一句臺詞:“鄉愁也掩蓋不住樹梢上那些蘋果的光澤度。” 王延松表示,這部話劇不僅僅展現了蘋果的故事,更是突出了時間的寄托、空間的寄托、人的命運的寄托,希望觀眾能夠在故事里看到某些自身生活的軌跡和體驗。

《溫暖的味道》劇照
“這個故事并不復雜,但是演員們演的太好,他們把人非常復雜的心路歷程演繹得非常有感染力。”王延松感慨。
這部劇聚集了靳東、劉敏濤、張晞臨等著名演員。同時,陜西人民藝術劇院也派出演員團隊參演,為該劇增添了濃郁的地方特色與人文風情。
靳東、劉敏濤此前因為《瑯琊榜》和《偽裝者》等劇的合作為觀眾所熟知,尤其是明家姐弟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兩人早在1998年就因合作一部電視劇《母親》而相識。20多年后,兩人在舞臺劇首次聚首,在劇中,靳東扮演第一書記孫光明,劉敏濤扮演書記郝鳳仙。劉敏濤感慨,這個戲的創作很不容易,但和靳東再次合作,“就是很幸運,很幸福,而且這種幸運和幸福會一直延續下去。”
生活中的兩人同歲,都是山東老鄉,也都是中戲畢業。從靳東20歲出頭就認識他,劉敏濤見證了靳東一路的成長,“他現在40幾歲,依然很年輕,而且越來越有魅力,他的魅力一直在積累和增長,但他那顆初心我覺得是從來沒有變過的,就一直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我眼中的他始終是那么一個很樸實很厚道的山東男子漢,屬于山東老爺們的那種東西,我覺得從來沒變過。”

《溫暖的味道》劇照
雖然是第一次在話劇舞臺同框,但靳東和劉敏濤都是學習舞臺劇表演出身。劉敏濤此前因為演出《俗世奇人》,還獲得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而靳東如今則擔任著煤礦文工團的團長,在他看來,“舞臺才是生命。對于演員來講,可能是一個最好的讓自己不去懈怠,也不敢懈怠的一個方式。所以時隔一段時間,我總喜歡去上臺去遛一遛。”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另一位主演張晞臨也因電視劇為觀眾熟悉,但他是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這也是他自1993年之后首次回到上海參加舞臺演出。張晞臨表示:“上海等于我的第二故鄉,在上海演出這部話劇我心里非常激動。”

發布會現場合影
據悉,話劇《溫暖的味道》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由中國煤礦文工團、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資助項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