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目的地》首季主題發布:水鄉
《中國目的地》8月在黃浦江游船正式啟航,首季致力于挖掘江南水文化內涵,設計特色文化旅行路線,從中體悟別致的江南水文化,感受個體與歷史的思想交匯。
為何是水鄉?
《中國目的地》計劃每年提煉一個中國文化主題,此主題連通著我們的精神目的地。那么,首季為何聚焦于水文化?
“中國文化第一名片”是國家公園和國家文化公園。在這個超級大IP下,水文化具高價值研究性——長江、黃河、大運河是中國三大重要文化帶;上海黃浦江和蘇州河治理與功能提升的經典案例具有世界性的參考價值;各城市濱水區的開發與更新,在不斷拉近人們與水的距離;中國人天生親水,逐水而居;依水的城市經濟發展不斷奔流。
人們沿著潮水的方向前進,水文化值得研究。而從上海這座江海交匯的大碼頭出發,江南水鄉是難以忽視的文化目的地??梢哉f,水鄉不僅是中國目的地,也是世界的目的地。
“江南水鄉是一個世界級的料子。”同濟大學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研究院院長伍江對澎湃新聞表示,“全世界各地都有特色,但江南的風貌和文化是非常特殊的,它的風貌和文化和地方生活是緊緊關聯在一起的,這在世界上很難找到相似。”

同濟大學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研究院院長 伍江
江南水鄉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根脈與精神家園;不僅是空間與時間的沉淀,也具有文化自覺與現實意義。水鄉浸潤下,江南人以崇文重教,有著精細雅致的文化追求,也同時創新創造,敢為人先,具有努力融合時代的精神元素。所以說,江南的審美性也是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即襟懷天下,富于擔當,勇立潮頭。
水鄉,具體看什么,怎么看?
《中國目的地·水鄉》關注三大主題路線,即“人水共生”“人生萬物”“水天之境”,分別關注水與人類,水與生物,水與信仰之間的多元交互關系。
“人水共生”聚焦江南水鄉古鎮之旅。江南古鎮水路相通,文脈相連,地域文化極具辨識度,是兩千年以來人與水的互動的結果,在文化傳統、規劃布局、人地互動、精神聯系等方面,呈現著“人水共生”的關系。
伍江表示:“江南的氣候很好,一年大部分時間是綠的,這里的空間也在千百年流傳下成了江南特有的風貌,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所以這里很容易培養出對生活的熱愛。”
復旦大學旅游系教授沈涵在探訪江南水鄉時,尤其愛探究江南的民居。她對澎湃新聞表示:“江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往往在一扇扇門背后,居住過一個又一個人物,隱藏了一個又一個故事。這些人物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歷程,至今會帶來非常震撼的體驗。”

復旦大學旅游系教授 沈涵
“水生萬物”探訪濕地神奇動物之旅。作為“地球之腎”的濕地,是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 。長三角地處江海交匯地區,匯聚了中國最大的江、河、湖、海復合型濕地,濕地總面積超過全國的十分之一。長三角沿海濕地位于全球最長的候鳥遷飛帶上,是全球數百萬遷徙候鳥遷飛最集中的“休息站”,在全國乃至全球濕地保護中占有重要地位。
長三角,曾是野生動物生存的樂園。
“百年前,上萬只野鴨在上海的靜安寺地區過冬。”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仍保有樂觀,他對澎湃新聞表示,“長江三角洲的生活是建立在大自然的饋贈下的。當我們重視與自然和諧發展時,生態區域能夠逐漸恢復后,依然能夠重新展現生物多樣性蓬勃發展的狀態。”

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 何鑫
“水天之境”跟尋水與儀式信仰之旅。中國人的信仰源于天、地、人三者之間的永恒互動、和諧共生。水信仰之旅連通“水” 與“天”的互動,追溯江南精神信仰的內核。
在江南先民對自然現象還無法作出科學解釋的情況下,對水的敬畏也慢慢轉變為對水中生物或治水英雄的神格化崇拜?!妒奈濉八幕苯ㄔO規劃》中,強調研究?江、大運河等流域的水文化精神內涵,尤其強調“治水”名人事跡、精神。除儒釋道等信仰外, 非遺“民俗類”項目中,也屢?水信仰項目。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系教授李天綱對澎湃新聞表示:“江南歷史上很多水信仰延續至今,成為文化遺產,一級級地申遺后又變成了文旅資源?,F在很多古鎮上還保留這些寺廟和神像,成為一種文化生態。人們看到古人是怎么生活的,也能理解當代的居民是怎么來的,從而認識自己的生活,這還是有效的。”

水鄉連接什么?
《中國目的地》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上海報業集團、久事集團發起,澎湃新聞、久事旅游承辦,中國東方航空支持,是首個由主流媒體機構發起,挖掘文化主題、打造國民文旅路線的傳播推介項目。
2024年8月16日下午,《中國目的地》啟動儀式在黃浦江游船“云錦公主號”上舉辦,政、企、學界等六十余位嘉賓從十六鋪碼頭登船,共商合作、共游浦江。

《中國目的地》啟動儀式在黃浦江游船“云錦公主號”上舉辦。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中國目的地》啟動儀式。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在游船甲板上,《中國目的地》項目鳴鐘啟航。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依托澎湃新聞內容挖掘能力,以文化為根基,《中國目的地》致力于深度挖掘地方文旅特色,豐富文旅內涵;從上海出發,聯通長三角,接通全中國,鏈接起一系列的文旅新路線、新體驗。
更長遠地,《中國目的地》將助力打造形成一個更緊密的消費網絡,將消費從物理空間延展到虛擬網絡,用數字技術來聯通消費者和目的地;以“旅游+”為引領,整合文化、會展、商業與體育等領域資源,搭建一個政學商協作的交流和合作網絡,互通有無,共創共贏。
請大家盡情期待首季《中國目的地》以“水鄉”為主題的國民文旅路線。讓我們在江南古鎮中體悟人水共生,在生態濕地中親近水生萬物,在信仰民俗中領略水天之境。

白浪 設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