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摩托大軍千里返鄉,澎湃互動體驗式H5“暖途”為騎行者助力
年終歲末,又是一年春運返鄉時。
有一群辛苦回家的背影,不應被忘記。1月23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推出H5產品“暖途:回家過年 用愛接力”,通過聚焦15名即將騎行回家的務工者,呈現珠三角地區“摩托大軍”這道別樣風景。

這15名務工者,均在廣東打拼,懷有強烈的回家團聚愿望,因省錢、便捷、不用搶票等原因,選擇騎行返鄉。他們的面孔和背影并不陌生,是身邊最熟悉、最普通的外出務工者。
離家千里,打工數年,準備于1月23日騎行回家的周家富說,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老家生活,他難得回家一次,“很想念家人”。
今年40歲的周家富是廣西玉林人,在廣東佛山的家具廠打工。為了省一點點車票錢,最近幾年他都堅持騎摩托車回家,這意味著他得騎行500多公里,迎面吹8個多小時的冷風。
同樣是1月23日,30歲黃永全也將從佛山出發,騎摩托車前往廣西桂平老家。黃永全是“摩托大軍”的新人,對即將到來的辛苦騎行還有所期待。他之所以選擇騎行返鄉,主要是“想挑戰一下自己”,477公里的返鄉路計劃騎行10小時。
周家富、黃永全是“摩托大軍”中最為普通的一員。近年來,部分珠三角務工人員,放棄過去買票坐車的返鄉方式,選擇騎摩托車回家,用豪邁的口氣自稱“摩托大軍”。出發前,有人規劃路線,統一裝備,相互叮囑;途中,有人負責帶隊,有人負責斷后,相互照應前行;分開后,互道珍重,各自回家,與家人共度佳節。
頂著寒風騎行,長途跋涉,不管說得怎樣詩意、有趣,總歸是一件辛苦事。這得和饑餓、疲勞作斗爭,幸好一路上都有“暖流”,各地愛心人士在沿途設點,為騎行者服務護航;幸好看著離家的距離一點點減少,歸家的急切心情一點點集聚變濃。
鄭運寧是廣西貴港人,在廣東中山工作,兩地相距500余公里。36歲的他每半個月跟生活在老家的家人聯系一次,聊聊家常,但他有三年沒回家了。“心中無比思念。”鄭運寧說,今年騎行回家,會帶父母去挑他們喜歡的新年禮物。
48歲的劉志坤是位“老司機”,獨自一人在廣東打工,堅持騎行回家八九年了。打工的地方離家300公里,騎行對他來說是最便捷的回家方式。
縱使騎行萬般辛苦,回家團聚的心依舊不變。早在2011年,東方早報就全程記錄了在廣東打工的汪正年千里騎行返鄉,5天4夜連續記錄式報道引起強烈反響。此后,每年都有媒體用多種方式去關注、記錄這一群體。

千里騎行返鄉,你我再次相約見證。2019年1月底,澎湃新聞將連續第四年直播摩托車千里返鄉,全程陪伴熊有誠夫婦前往廣西桂林全州縣的漫漫回鄉路。
年過五旬的熊有誠在“摩托大軍”中算是“老人”。他和妻子一同在佛山打工,只有春節才能回家與母親、子女團聚。熊有誠說,想送給母親和孩子們許多新年禮物,但騎摩托車不方便帶太多東西,只能回老家后再給親人們挑選禮物。
與此同時,澎湃新聞將聯合中國石化為“摩托大軍”提供助力加油活動。1月23日起,網友打開H5“暖途:回家過年 用愛接力”,點擊“點亮回家路”按鈕,即可為選定的騎行者助力加油。平安保險將為本次活動提供支持。
讓我們一起祝福那些騎行回家的人,一起為他們助力加油,愿他們一路平安,愿他們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