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70萬騎手,讓“閃送”不再科幻?
同城配送,你上次使用是啥時候?
近日,閃送(BingEx Limited)啟動PDIE(交易前投資者教育)程序,這被看作是IPO前的重要一步。
截至2024年6月30日,閃送披露已擁有約270萬注冊騎手。
若上市成功,這意味著270萬注冊騎手將撐起一個IPO。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閃送營收分別達30.40億元、40.03億元、45.29億元、22.84億元,對應凈利潤為-2.91億元、-1.8億元、1.1億元、1.24億元。
這意味著閃送在2023年起,開始扭虧為盈。
但媒體亦分析發現,扭虧原因并非業務增收,而是政府補貼增加。
在招股書中,閃送稱,2023年的盈利主要由于政府補貼增加,使得其他收入從2022年的920萬元增加至7432萬元,與經營狀況有關的營業利潤僅有0.11億元。
據第三方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按2023年的收入計算,閃送是中國最大的獨立按需專送快遞服務商,市場份額約為33.9%。
招股書指出,單位經濟效益和可復制的網絡是閃送的核心競爭優勢,使公司能夠不斷擴大規模和訂單量并提高盈利能力。
與其他即時配送平臺相比,閃送曾表示,其最大的特點是專注“一對一急送”。

這意味著,從發件人手中取件到將物品送至收件人手中,整個服務過程都由一名閃送員負責,并且一名閃送員一次只能接一單,在當前訂單結束之前,不會再接其他訂單。
如此尊享服務,真的能夠打開同城配送的藍海嗎?
同時,目前巨頭紛紛切入到同城配送,尤其是跑腿業務之后,對于一些沒有巨頭資源的企業來說會有怎樣的挑戰?
閃送赴美IPO之后,還將面對哪些挑戰?
對此,新浪科技羅寧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用戶未必中意“專人服務”這么個尊享“社交貨幣”,而在于有多少必要經常搞急送。
同城配送的需求,其實還是有,只是要滿足這種需求,所需要的技術還有些“科幻”,這不是靠騎手就能解決的。
勞動密集型的快遞物流領域,單靠簡單的數字化管理和渠道扁平,很難降低高企的人力成本。
同城業務作為新賽道,對人力密集和頻次要求更高,更難用傳統意義上的管理來解決。
同城配送現在還是開荒階段,巨頭也罷,初創企業也好,其市場開拓僅僅只是進入而已,異地物流的資源可用不多。
同城物流的整體場景未開,局限于簡單的跑腿或搬家,類似于通過網絡前臺更好的撮合一部分長尾需求。
但渠道扁平度依然不足以解決成本和頻次的難題。
現在說市場份額和月活數其實都是一種自嗨。
任何一個同城物流,都面臨著挖掘增量市場和提升用戶消費頻次的場景破解難題。
最佳的方式還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無人車上去進行更多優選解法,讓人力在最低配置下亦可發揮最高功效,并依托無人車之類的設備,具有更多場景可能。
但是,目前來說,這些解法都還太科幻。
同城配送的藍海,不僅是處女地,而且還需要長久扎根,等待真正起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