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換臉或涉新型犯罪:助網約車司機逃避平臺人臉驗證,男子被公訴
男子劉某某為牟利,應他人要求改裝手機,利用AI換臉技術幫助網約車司機避開平臺人臉驗證,實現隨意注冊和接單。
9月2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靜安區檢察院)獲悉,近日,該院以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對被告人劉某某提起公訴。
定制“接單”手機
陳某某系一名網約車司機,因違規接單其賬號被平臺封禁。某日,陳某某在搭乘網約車過程中,發現司機竟然能同時使用多部手機接單,經交談后才得知,原來對方用于接單的手機是“定制”的。只要在內部安裝一款特殊軟件,就可以繞過平臺人臉識別驗證。于是陳某某在該司機“推薦”下,也租借了該款“定制”手機。
2023年11月,平臺公司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部分賬號的人臉識別視頻存在異常,懷疑有人利用AI換臉技術進行實名認證,嚴重影響平臺信息系統安全,遂向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以下簡稱“靜安公安分局”)報案。經進一步偵查,偵查人員發現涉案司機所使用的定制手機系犯罪嫌疑人劉某某制售,手機內置有一款經過改裝的“虛擬相機”應用程序。2023年12月13日,劉某某被偵查人員抓獲。
AI換臉+虛擬相機即可通過人臉識別
2024年3月18日,案件移送至靜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在收到案件后,承辦檢察官認為要想準確認定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的行為,必須先弄清其制售的手機是如何繞開平臺人臉識別監管,繼而判斷其提供的工具系屬于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專門性程序、工具。
為此,承辦檢察官結合相關微信聊天記錄,圍繞手機程序如何運作問題對犯罪嫌疑人劉某某進行針對性訊問。
據劉某某交代,自己在某電商平臺經營一家網店,專門為無人直播提供虛擬相機軟件及遠程調試服務。2023年7月,張某某主動聯系其并詢問:店鋪里售賣的虛擬相機軟件能否通過某網約車平臺的人臉識別?經一番交談后,劉某某得知張某某系網約車司機,因為賬號被封禁,便想借用他人身份注冊賬號接單。之后劉某某根據對方需求進行調試,在手機內安裝相關“虛擬相機”程序,并結合AI換臉技術修改程序參數,繞過平臺人臉識別驗證,最終實現無須真人驗證即可登錄他人網約車賬號,非法獲取系統派單。
承辦檢察官認為,劉某某制售裝有“虛擬相機”的改裝手機,為網約車司機避開平臺信息安全保護措施提供技術支持,且該程序功能單一,屬于“專門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
經查,劉某某陸續向他人有償提供裝有上述應用程序的手機11部,違法所得人民幣1萬余元,其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三款之規定,構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檢察機關遂對其提起公訴。
(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