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為什么要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官方解答在這里
1月2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近年來大力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目前已建設學區、集團190個,覆蓋7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形成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格局,市民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充。
當前,市民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上海市教委深入推進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希望通過兩輪(三年一輪)創建,辦出更多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
上海市教委將有專項經費支持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并試點學生培養方式改革:在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前提下,市示范性學區或集團可在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下,實施部分特色項目的學生聯合培養實驗;可按照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適度加大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招生計劃向學區、集團內不選擇生源初中的傾斜力度。
針對社會關切,上海市教委對關于推進本市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了權威問答。
1.為什么要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
答:第一,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是促進學區、集團深入發展的需要。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是上海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上海大力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目前已建設學區、集團190個,覆蓋7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形成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格局,市民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充。
在規模達到一定覆蓋面后,內涵建設就成為學區、集團建設的重點。為此,著眼于學區、集團內涵建設和健康發展,有必要加強學區、集團在組織體系、師資安排、教科研、評價考核等方面的緊密程度,讓學區、集團的優質資源更加充分共享和生成,從而提升每一所成員校的辦學水平。
第二,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是進一步提升市民優質義務教育獲得感的重要舉措。當前,市民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集中表現在優質師資、特色課程等方面,為此強化學校之間干部隊伍、骨干教師、課程教學、辦學文化等方面互融共通就顯得更加迫切。市教委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就是聚焦優質師資、優質課程、特色文化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共生,進一步縮小學校之間內涵建設的差距,從而辦出更多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
2.什么樣的學區、集團是緊密型學區、集團?
答:總體而言,緊密型學區、集團的主要特征包括:組織更緊密、師資安排更緊密、教科研更緊密、評價更緊密,實現管理、師資、課程、文化等互通互融,進而達成各成員校的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辦學特色更加明顯,家長和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具體而言,至少有5個方面的特點。
一在師資安排方面,應建立骨干教師流動“蓄水池”機制,同學段學區、集團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達到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20%,跨學段學區、集團應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5%,其中骨干教師比例均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另外,還需開展常態性的高質量的學區或集團師資培訓、課堂交流展示、教科研活動。
二在課程教學方面,建立學區、集團同學段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每年都能開展高質量共享共用課程建設,學區、集團的共有社會資源、活動資源能在成員校充分共享,每一所成員校都在“和而不同”原則上逐步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
三在評價考核方面,建立著眼于提升每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對學區、集團內其他成員校有一定的考核評價建議權。
四在治理體系方面,有適當的規模,有常設協調管理機構和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協調事務的干部,有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學區、集團牽頭校對提任或轉任學區、集團成員校校長應有建議權。
五在經驗輻射方面,每年至少在全區范圍內有一次高質量的交流展示,三年內至少在全市范圍內有一次高質量的交流展示。
除此之外,學區、集團還需要從治理體系、師資結構、課程教學、特色辦學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梳理與總結,形成緊密型學區或集團創建方案,開展創建工作,通過區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評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定。
3.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答:通過兩輪(三年一輪)創建,全市基本形成緊密型學區、集團創建的良好格局,學區和集團內各成員校的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辦學特色更加明顯,家長和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力爭20%以上的學區、集團成為緊密型學區、集團,且覆蓋所有區。
4.市教委將怎樣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
答:為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建立了相應的推進機制。
一是市、區聯動機制。市級層面,市教委建立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工作;市教科院建立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項目組,與市集團化辦學研究中心等機構深度合作,共同開展相關的專業指導和評估工作。區級層面,要形成區域配套政策,統籌資源,加大投入,強化保障,加強指導,形成爭創緊密型學區、集團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評促建機制。市級層面將研制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評估指標,開展創建方案評估、中期評估、驗收評估等工作,相關評估結果作為學區、集團改進提升、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作為命名的依據。
三是交流展示機制。定期開展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交流展示活動,分享典型經驗,研究解決推進中的具體問題,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加大宣傳力度。
四是實驗試點機制。在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前提下,市示范性學區或集團可在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下,實施部分特色項目的學生聯合培養實驗;可按照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適度加大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招生計劃向學區、集團內不選擇生源初中的傾斜力度。
5.作為需要通過創建達成的緊密型學區、集團,安排了哪些支持保障措施?
答:為推動緊密型學區、集團順利創建,市教委明確了六項保障措施:一是在區域范圍內,統籌解決緊密型學區、集團創建所需編制,健全骨干教師流動“蓄水池”機制。二是評定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等職稱、榮譽,向學區、集團內經常性流動、承擔帶教任務的教師傾斜。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在績效工資統籌部分中對緊密型學區、集團辦學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獎勵,調動各校教職工參與學區、集團辦學的積極性。四是專項經費支持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重點用于學區、集團整體辦學所需要的課程建設、場地設施、專業資源引入、展示交流等項目支出。五是市示范性學區或集團可試點學生培養方式改革。六是加大宣傳力度,對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典型進行集中宣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