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月以來,秋臺風為何如此頻繁?強度與氣候變暖有關?
9月,秋臺風頻刷“存在感”。
9月初,今年第11號臺風“摩羯”先后登陸菲律賓呂宋島、我國海南省文昌市、廣東省徐聞縣以及越南廣寧省,成為自1949年以來秋季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9月16日,今年第13號臺風“貝碧嘉”在上海浦東臨港新城沿海登陸,成為自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臺風。
那什么是秋臺風?秋臺風有什么特點?為何今年秋臺風如此頻繁,強度如此大?
什么是秋臺風?秋臺風有什么特點?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表示,通常立秋以后的臺風是叫秋臺風,秋臺風持續(xù)時間也比較長,可以到11月份。普遍來說,隨著季節(jié)更替,到了秋天大家也都感受到一次次冷空氣來襲和溫度降低。
隨著冷空氣逐漸向南爆發(fā),通常來看,秋臺風是以偏西路徑為主,而且活動緯度偏低,主要活動在低緯地區(qū)。由于低緯地區(qū)海溫比較高,又沒有受到陸地的影響,在大洋中部生成的西行臺風的強度通常會比較強一些。
秋天還有弱冷空氣的活動,跟冬天的強冷空氣不一樣。弱冷空氣的活動和臺風有時會產(chǎn)生疊加影響,對臺風產(chǎn)生對流激發(fā)的效應,也會在某種特定的配置下,可能會導致臺風強度的增強。
可以說,秋天的臺風是比較強的,但影響我國的秋臺風相對少一些。從路徑上來看,通常影響我國南海、華南一帶,能夠北上的臺風會越來越少。
九月以來秋臺風出現(xiàn)的頻率較歷史同期偏活躍
強度高與氣候變暖有關?
談起近來臺風接二連三生成的原因,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解釋,9月以來,整個副熱帶高壓有所北抬,熱帶低緯地區(qū)得到“解放”。同時,西南季風呈現(xiàn)非?;钴S的狀態(tài),南半球也存在較強的赤道氣流。在這些條件的共同“配合”下,從9月開始,熱帶對流呈現(xiàn)出相對活躍的狀態(tài)。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王皘介紹,今年的臺風“摩羯”,還有第13號“貝碧嘉”已經(jīng)相繼影響了我國,它們的影響強度也是超過歷史同期的,也就是說秋臺風剛剛拉開序幕,但它的影響已經(jīng)不容小覷了。在過去常年的9月上旬和中旬,大約有1.2個臺風影響我國,目前包括“普拉?!?,有三個臺風影響我國近海。在今年來講,秋臺風的活躍是較歷史同期偏活躍的。
王皘表示,“摩羯”和“貝碧嘉”的登陸強度都是超過了歷史同期其他臺風的,這個也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之下的一種趨勢所在。相關的科學研究指出,在未來變暖的一個氣候變化的背景之下,由于海溫的升高,低層水汽輸入的增加,臺風、強臺風的比例是增高的。我們也可以看到根據(jù)中央氣象臺的統(tǒng)計,21世紀以來,登陸影響我國臺風的強度有一個增強的趨勢,這種趨勢在未來也提醒我們,在臺風的預報預警工作和防臺減災工作中值得重視。
來源:生態(tài)中國網(wǎng)綜合央視網(wǎng)、央視新聞、科技日報;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