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32歲創業,36歲紐約敲鐘,39歲二次創業中
原創 山上 山上

作者|何簡
編輯|蔣澆
封面|傅盛微信公眾號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先生可能不是 AI 業務做得最出色的 CEO,但一定是當下最熱衷于分享 AI 見解的那位。
過去兩年,他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了至少 430 條短視頻,比大多數 AI 公司的 CEO 都賣力。他的一場直播可以長達 7 個小時,堪比當下內卷做智駕直播的車企老板們。
ChatGPT 爆發前他可不是這樣。那段時間他正困于獵豹主業受阻,機器人又遲遲看不到前景,一度暫停了對外發聲,微信公眾號也不更新了。
現在不一樣了。作為最早宣布 All in AI 的國內創業者,傅盛在大模型爆發之時可以自豪地對外表示自己已經在 AI 這條路上堅持了七年,有了先發優勢,經驗教訓一大把。他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個人簡介寫道:“32 歲創業 7 塊錢肉夾饃舍不得,36 歲紐約敲鐘,39 歲二次創業 ing。”
這位 360 安全衛士最早的產品經理、最早一波出海的互聯網創業者,終于又拾起了自己創業導師的身份。
01|我不是網紅,我從來不爬車頂
傅盛最近將自己的臉 P 成一只猴子,頭戴緊箍咒,手握金箍棒,背景是《黑神話:悟空》的宣傳海報。馬斯克前段時間也把自己的臉 P 成了猴子,玩黑神話,只是馬斯克沒有戴上緊箍。
傅盛說,自己是上市公司 CEO 游戲直播第一人,他至今已經在社交平臺做了至少 4 場游戲直播,最長的一場一直從下午 5 點直播到晚上 12 點,不間斷打了 7 個小時游戲。就連蘋果發布會那晚,他也要先打 3 個小時的黑神話,直播標題是《傅盛降妖蘋果夜:上市公司 CEO 資深果粉陪你熬夜看蘋果發布會》,帶著兩個獵豹員工一邊吃火鍋一邊打游戲。

傅盛發布的游戲視頻
他幾乎逢人就談黑神話,去上海出差拜訪商業咨詢師劉潤,說黑神話能讓老外研究上西游記,雖然錢不是他賺的,他也自豪。在東方甄選直播間和俞敏洪、姚勁波對談,說玩黑神話一定要看攻略,不然得累死。
游戲直播得多了,一些不太了解他的網友有誤解,他不得不在直播間中解釋,我們這個號不是玩游戲的,我們的主業是搞 AI 的。
是的,傅盛玩游戲和周鴻祎去車展拍視頻、爬車頂一樣,本質上都是為了蹭熱點,打造所謂的企業家 IP。甚至二者宣傳的重心都是一致的——AI 大模型。
比如他聊黑神話,聊著聊著就開始談起來游戲產業對 GPU 的帶動,成就了英偉達今天在 AI 時代的成功。打不過 Boss,讓同事給他做了一個 AI 助手,專門搜集黑神話的攻略,“攜 AI 助手能否逆襲虎先鋒。”
過去兩年,傅盛可能是社交平臺上發布 AI 短視頻最賣力的企業家——他早在 2018 年就注冊了抖音賬號,發布了第一條短視頻,但前幾年更新內容少之又少,直到 2023 年 ChatGPT 大火之后,他才開始密集更新。他至今已經拍攝了超過 500 條短視頻,至少 430 條都是在過去兩年發布的。他在抖音上擁有超過 100 萬粉絲。
傅盛為自己的短視頻設立了合集,全都冠以 AI 的名號,比如 AI 機器人、AI 小知識、AI 科技、AI 職場乃至 AI 生活。他甚至出了一支 AI 單曲《帶你上王者》,視頻標題是傅盛正式出道。
他自建了一個話題,叫做“跟著傅盛學 AI”,每條短視頻都帶上,即便視頻內容可能和 AI 毫無關系——前兩天中秋回家烤了一只鱷魚,遛自己養的名為三萬的狗,拍深夜騎行,話題也是“跟著傅盛學 AI”。
為了把自己打造成 AI 界的網紅,傅盛算是努力的那個。他幾乎什么熱點都能聊上兩句。年初賈玲的《熱辣滾燙》熱播,他就著減肥聊聊自己是怎么從 200 斤瘦下來的。小米 SU7 發布,他接連拍了三條 SU7 創始版的體驗視頻,編號 0360,數字獨特,“我的生日是 3 月 6 號,和 360 那個產品也有著說不清楚的關系。”華為三折疊手機發布,他也專門找余承東要來一臺,說玩吃雞游戲自帶八倍鏡。
但和周鴻祎買臺車都能在熱搜上掛幾個月不同,傅盛拍了兩年短視頻,至今也沒有在輿論場上掀起多少水花。他在抖音上迄今為止熱度最高的短視頻是 5 年前拍攝的,一位父親推著嬰兒車參加半程馬拉松,和他當下大力宣傳的 AI 毫無關系。
唯一一條火了的 AI 視頻,是他宣布獵戶星空發布了一款基于大模型的代碼加速器應用。但這條視頻可能和 AI 也沒什么關系——傅盛給這條視頻起的標題是“360 安全衛士產品創始人深夜放炸彈”,引來了一群痛恨 360 產品的用戶過來發表差評。
他上過幾次媒體頭條,但都發生在朋友圈。比如他和投資人朱嘯虎那場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爭端,又或者他在朋友圈中怒罵王自如,“王自如不僅是個吃軟飯的,而且是個流氓。”
或許是因為網紅事業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傅盛在公開場合一直強調自己不是在做網紅,只是為了普及 AI 知識。他在一次活動上說,他不是為了當網紅,他發這么多條短視頻只是為了講 AI,還暗里揶揄自己前老板,“我從來不會爬上車頂。”
按照傅盛的邏輯,當下 AI 的進展太快了,像爆炸一樣,大家對技術、應用都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他要站出來把自己對 AI 的看法分享出來。這些分享對他們公司的業務一定是有用的,“已經有了明顯的獲客。”
02|短視頻時代的最新簡介
“32 歲創業 7 塊錢肉夾饃舍不得,36 歲紐約敲鐘,39 歲二次創業 ing。”
這是傅盛在短視頻平臺上的最新簡介,簡單、直接,迎合著短視頻用戶對一位成功創業者的想象——從默默無聞到功成名就,又瞄準新的領域再度出發。
幾個時間點分別對應著傅盛人生的轉折時刻。32 歲,他與周鴻祎決裂不久,離開 360 開始創業。在那之前他在周鴻祎手下呆了 6 年,跟隨著周鴻祎一路從 3721、雅虎到奇虎,是 360 安全衛士最早的產品經理。
周鴻祎后來在自傳中說,“雖然后期發生了太多如戲劇一樣的事情和爭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 360 最開始的階段,傅盛帶領的這個團隊做的產品很不錯。”
但二人此后決裂長達 16 年,部分原因是理念不同,部分原因或許與傅盛后來重新創業做了殺毒軟件有關。傅盛稱,創業那段時間是他人生的低谷,“我的前老板還到處發文章罵我,貶低我的人格。”
后來傅盛得到了雷軍的支持,他創辦的可牛影像與金山安全合并,組建金山網絡(獵豹移動前身),傅盛出任新公司的 CEO——這家公司還在 2011 年拿到了騰訊的 2000 萬美元戰略投資。
獵豹移動成立僅 4 年時間就登陸紐交所上市,是當時上市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那一年傅盛 36 歲,志得意滿。他至今仍將獵豹移動的敲鐘照片作為自己短視頻賬號的背景圖,他站在人群中央,笑容滿面,左手邊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企業家、也是被他稱作是自己一生中最大貴人的雷軍。

獵豹移動在美上市/圖源傅盛社交平臺
那幾年是獵豹移動的好年頭,它是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第一波工具出海的代表企業之一,2014 年就成為了 Google Play 全球第二大應用開發商,僅次于 Facebook。
靠著將國內那套工具軟件獲量、廣告掙錢的路子復制到海外,獵豹移動營收不斷攀升,2015 年營收 37 億,連續 5 年收入實現超過 100% 增長。它還廣泛投資了直播、短視頻等內容賽道,Tiktok 前身 Musical.ly 的天使投資方就是獵豹。他們定下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計劃在兩年之內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商,“市值至少是百億級。”
但傅盛沒有等到這一刻。2018 年 12 月,Facebook 以一紙郵件終止了與獵豹移動的合作。兩年后,Google 一次性下架獵豹移動 45 款應用,封禁獵豹賬號。獵豹移動當年營收僅 15.7 億美元,同比下滑超過 56%。他們不得不從海外撤退,開始將資源聚焦國內。
那時傅盛在接受晚點采訪時稱,“我知道工具會退潮,從 2015 年就知道。所以那時候我們開始搞內容、搞 AI。但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變化會是斷崖式的。”
也是在那個時候,傅盛才真正將重心轉移至獵戶星空上面。獵戶星空的定位是做 AI 機器人,但并不是馬斯克想要打造的那種雙足機器人,而是你在酒店或者商場中看到的類似于送餐、導購性質的服務機器人。
傅盛不認可雙足機器人的邏輯,在他看來,雙足機器人研發難度大,不利于落地,未來機器人的主流形態應該是輪子、機械臂,再加上交互語音和屏幕。

獵戶星空的機器人產品
過去幾年,獵戶星空的發展不算如意。部分原因是因為大模型誕生之前,機器人并不能準確地理解人的意思,無法做到流暢交互。甚至后來傅盛也直接了當地表示,在大模型出來之前,所有的接待機器人都可以說不好用。
在 ChatGPT 爆發的前一年,獵戶星空還被傳出已經燒掉了 10 億資金,新融資暫緩,面臨裁員、高管停薪的窘境。傅盛否認報道中的內容,他在深夜發布 3000 字長文回應,稱上述文章基于各種不實傳聞與小道消息,對公司的經營和產品報道嚴重失實。
03|“傅盛公司做得不怎么樣,都要成創業導師了”
今年 1 月,傅盛在那場與前老板周鴻祎同臺和解的對談之前,他先一個人開了一場 2 小時的產品發布會。這個發布會規模不大,但演講頗具雷軍風格,講故事、談夢想,痛數革命家史,動情時刻要潸然淚下,語氣哽咽。
“20 年前,一個年輕人懷揣 400 元來到北京,過著很卷的北漂生活,盡管有幸加入互聯網大潮,每天仍然起早貪黑……”
在這場發布會之前,傅盛已經很久沒有在公開場合密集發言了。他曾經是最樂于對外分享創業感悟的人,早在 2013 年就注冊了微信公眾號,不斷對外發表見解,對外輸出。什么“傅盛管理三段論”,又或者“傅盛給創業者的 10 條建議”“怎樣做一家創業公司的 CEO”,他甚至還辦過“傅盛北京私密創業講堂”,儼然一副創業導師的模樣。
互聯網上有不少人反感傅盛這種好為人師的姿態,前幾年一位財經媒體人還和他互懟,稱他公司都快搞沒了,還天天作秀,惹得傅盛在朋友圈中一連用 6 個“傻 X”回應。
這種姿態在獵豹年景好的時候沒什么問題,前幾年獵豹發展受阻,自家公司業務都沒搞好,他也不再對外輸出了,從 2020 年開始,除了轉發幾條媒體對他的采訪外,他有 3 年都沒在微信公眾號上更新文章。
有時候傅盛自己都忍不住調侃,他在年初的這場發布會上說,“有一段時間我的公眾號都不更新了,因為很多人說傅盛公司做得不怎么樣,都要成創業導師了。”
現在 AI 時代終于來了,作為自己口中堅持 AI 七年的孤獨創業者,傅盛終于可以再度拾起“導師”身份。他年初的那場發布會,就被命名為“2024 傅盛 AI 開年大課”。除了他在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上發布的超過 430 條打著“跟傅盛學 AI”話題的短視頻,他還密集參加相關論壇,接受采訪,句句不離 AI 未來方向。

傅盛在年初發布會上做出的預測
過去一年,他可能是對外接受訪談次數最多的互聯網公司 CEO,除了行業向的財經或者科技媒體,他還接受了不少面向中小創業者的抖音大 V 訪談,比如那位曾和周鴻祎對壘的程前,此前就和傅盛做了一期節目,“二本畢業的北漂青年,36 歲攜手雷軍美國敲鐘。”
去年底,獵豹移動花費了 3760 萬美元完成對獵戶星空的戰略收購。今年上半年,獵戶星空貢獻的 AI 收入大概為 1.55 億元,占到公司總收入的 4 成左右。只是獵豹仍然處在虧損之中,上半年虧掉了 1.58 億元。傅盛稱,他們將不會追求短期收益,對于未來充滿信心。
市場的信心可能更少一些。現在獵豹的股價大概只有 3.59 美元,市值不足 3500 萬美元,甚至還沒有公司手中握有的 2.72 億現金的零頭多。

獵豹移動過去 5 年股價
就連周鴻祎也有些不太理解傅盛現在要做的 To B 大模型。在年初的那場對談上他說,獵戶星空原來做機器人,做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大模型為機器人帶來了新出路,怎么今天機器人也不干了,弄點 To B 的大模型應用,“是不是把夢想丟得太早了?”
傅盛反駁說,他們的機器人也在做,是兩條腿走路。他們機器人也是基于 AI 做的,二者并不沖突,“這兩個不能對立地來看。”比如他們當天發布的大模型不少就是用在他們的機器人業務上。
周鴻祎可能到最后也不太認同傅盛的說法,“我們問現場觀眾來調查一下,你做機器人肯定核心是 AI,但是和你現在用 AI 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企業應用,同時還做機器人……”
“它可不是亂七八糟的,周總,我和你講一下,比如說……”傅盛說。
“好吧。”周鴻祎打斷傅盛的解釋,結束了話題。
原標題:《我,32歲創業,36歲紐約敲鐘,39歲二次創業in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