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為心畫”,四川美術館展馬識途書法作品
9月19日,“書為心畫——馬識途書法作品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展。馬識途于2024年逝世,享年110歲。馬識途詩文著作頗豐,且善書法。他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并稱“蜀中五老”。

馬識途( 1915-2024)
馬識途出生于1915年,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他于193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文章詩詞不計其數,其主要的文學作品收錄在由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馬識途文集》(十八卷)中。除《馬識途文集》外,正式出版書籍30本。

《老馬識途》44.5cm×68cm
馬識途自幼學書,隸書頗具特色。曾在北京、成都、重慶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展近10次,還多次應邀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各類書法展并獲得各種獎項。

《七絕·出峽》70cm×45.5cm
馬識途曾回憶:余六歲發蒙即學書,先描紅,繼學顏,后終專學隸,臨古碑名帖,垂百年,無大長進,僅得皮毛。惟得數句真言:“書貴有法,書無定法,要在有法無法之際,于有法中求無法耳。”然則宗于法書,由遠而近,又離自法書,由近而遠,自創新格,殊非易事,戞戞乎,中國書法之難也。故迄今未敢以書法家自命。以是知無天資者不可學書,無悟性者不可學書,無耐力者不可學書,欲以書法為敲門磚,沽名求利者,更不可學書。

《與萬卷詩書為友》48cm×34.5cm
在展覽的“書以明志”篇章,可見其報國之志。和當時許多愛國青年一樣,年輕的馬識途負笈出峽,加入革命救國的浪潮,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見到關于這一段崢嶸歲月的回憶:從“拍案而起動天地”到“鐵肩擔道義”,求學的酸甜苦辣,戰斗的驚心動魄,字里行間可見報國之志。

《七律詩一首》104cm×35cm
在“文以載道”篇章中的書法作品中,從古典詩詞到儒釋道箴言,處處可見傳統文人的修養和思考。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90cm×65.5cm
馬識途六歲即發蒙,在私塾,先生教《四書》《古文觀止》《綱鑒紀要》,在西南聯大,聞一多、唐蘭等大家講古漢語、甲骨文,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浸潤中,“通過不斷地讀了許多中國的古書,知道祖國是這么一個有如此豐富文化的古國,愛國之心便油然而生。”

《書貴有法》68cm×35cm
馬識途的長壽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他總結了“五得”的長壽秘訣:吃得、睡得、走得、寫得、受得。

《寵辱不驚》25cm×128cm
他的一生經歷過太多風險和苦難,有時甚至生命攸關,但他皆以樂觀豁達處之泰然。展覽“寬以養心”篇章,從人生信條到治家格言,在他的書法作品中頻頻得見這些可愛的寄語和透徹的感悟。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