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慶節將至:海外旅游切勿買賣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
【中國綠發會訊】國慶將至,估計大家都已規劃好了自己的旅程,當然,也會有不少人選擇去海外旅行,期待在異國他鄉度過愉快的假期。然而,在享受旅行樂趣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遵守我國關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決不買賣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野生動物制品走私案件,也為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被告人孫達(化名)在國外務工歸國時,因攜帶大量干海馬和魚翅入境,最終因構成走私珍貴動物制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十萬元。這一判決不僅體現了法律對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行為的嚴厲打擊,也為大伙兒再次提了個醒: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人人有責,切勿因一時好奇或疏忽,而釀成大錯。
據了解,在其行李箱中共查獲干海馬300余只、鯊魚翅20余只。經鑒定,上述干海馬為克氏海馬、太平洋海馬,魚翅則分別來自于鼠鯊、尖吻鯖鯊,這四種動物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中,屬于珍貴瀕危種類。這些物種因非法獵捕和非法貿易,已經極度瀕危。
事實上,孫達所在單位在其出國前就針對哪些物品禁止攜帶回國進行過培訓。準備回國時,孫達的同事也再次進行了提醒,但孫達還是抱著僥幸心理踏上了回國旅程,最終釀成大錯,面臨法律的嚴懲。
國慶假期是旅游高峰期,也是非法野生動植物制品交易的高發期。許多游客在境外旅游時,可能會出于好奇或嘗鮮的心理,購買一些看似獨特的野生動植物制品作為紀念品或禮物。殊不知,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我國法律,還可能會加劇這些野生動植物的滅絕步伐,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在此真誠呼吁大家,在享受海外旅行帶來的樂趣時,一定要牢記我國關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決不買賣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同時,我們也可以向周邊的親朋好友進行宣傳,提高自身及親朋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共同守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肉錐 圖源:綠會志愿者
國慶臨近,你做準備了嗎?!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修行,也是對自我認識的一次提升,讓我們把綠色、責任、文明牢記心中,堅決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光灑滿人間。
文章/Pierre審核/Cherry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