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下打新正向A類投資者傾斜:多只新股設置差異化市值門檻

近期新股發行出現提速跡象。連續兩周,滬深兩市每周都迎來了4只新股申購,此前單周申購數量在1只至2只。本月前三周,已有11只新股完成了申購,預計1月將有13只新股申購。在過去半年,新股申購數量基本維持每月7只至8只的節奏。
高收益,低風險,使各方資金一直對打新趨之若鶩。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申購的康龍化成及本周申購的新乳業、華致酒行均對網下投資者設置了差異化市值門檻,即A類投資者(公募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需配市值至少1000萬元,其他網下投資者及需配市值不低于6000萬元。
此前,根據滬深兩市相關細則規定,參與網下發行申購的投資者在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所持有滬(深)市非限售A股日均市值應為1000萬元以上,且不低于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事先確定并公告的市值要求。近幾年,參與網下打新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新股將網下市值門檻統一提升至6000萬元。
有投行人士稱,A類投資者市值門檻降至1000萬有據可依,原則上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根據市場情況進一步調整市值門檻。由于A類投資者數量是比較穩定的,不會因為降低市值門檻給承銷商帶來較大的壓力和風險。
網下打新差異化市值門檻在去年已露端倪。據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統計,2018年下半年至今,已有8只詢價新股采用差異化市值門檻,占同期詢價新股總數的20%,其中有5只在2019年進行申購。申萬宏源預計,未來這一設置會更加常見。
光大證券金融工程研究助理胡錦瑤表示,A類投資者中養老金產品以穩健增值保值為首要目標,因此其權益資產市值占比相對較低,部分規模較小的賬戶可能難以滿足6000萬元的市值門檻。降低A類投資者市值門檻,則有利于增厚這一部分產品收益,為養老金入市創造更有利的市場環境。
網下打新門檻向A類投資者傾斜,使得股權市值較小的A類投資者重獲參與打新收益分配的入場券。若新股下調A類投資者市值門檻成為常態,將對各類網下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
胡錦瑤認為,市值門檻的降低一定程度增大了A類投資者打新的“蛋糕”,但增量投資者對于存量投資者的收益將會帶來一定的沖擊。據其測算,B類投資者和C類投資者的收益率均將下滑,但A類投資者中的小規模賬戶收益率不降反升。
(原標題:差異化市值門檻漸多 網下打新正向A類投資者傾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