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革上海市委:重視兒童意外傷害預防急救,可建傷害監測系統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兒童傷害是公共衛生中的重要問題。以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為例,該院自2014年至2017年,每年因意外傷害就診門急診者達40000余人次,每年因傷害而收治入院的患兒達2000余例。
民革上海市委擬于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提交的一份題為《關于重視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及急救的建議》的提案,指出了上述問題。提案稱,兒童傷害預防工作關系到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幸福走向。但從現狀來看,還存在著四個主要問題:預防及急救知識重視程度不高;缺乏完善的傷害監測系統和健康服務方案;缺乏正規的傷害預防教育社會機構;法律法規執行難度大等。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兒童傷害預防普遍形成政府主導、建立法律法規、多元參與的模式。對于兒童傷害事件的發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們認為,正確的干預措施必須涵蓋事件發生前的預防、事件發生時的急救、事件發生后的康復整個鏈條。在整個鏈條中,無論是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衛生與健康。”提案稱。
為此,上述提案提出了四項具體的對策建議:
第一,建立青少年兒童傷害監測系統。
上海現階段可利用各種數據系統,為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工作提供基礎,至于具體策略,則可從社會生態學模式的多個層次著手,通過政府政策性介入,建立完善的傷害監測體系,以利于青少年兒童傷害的數據監測和預防。
第二,建立有效的社區健康和預防方案。
目前每個社區都有兒童活動場地,但這些場地中不乏安全隱患,盡早發現兒童傷害的潛在危險因素至關重要。通過政府部門監管,時時督察社區安全,及時改建修建,可減少很多公共區域傷害的發生。同時,經常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內,對衛生保健專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提高其發現和報告兒童傷害早期體征和癥狀的能力,并向家長進行傷害危險因素分析。
第三,建立有效的預防方案,由正規機構開展傷害預防培訓。
主要包括:個人方案(強調增加個人技能、態度、原則等保護性因素,由政府部門督促社區)、家庭教育方案(讓家庭認識到傷害預防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改善家庭環境,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習慣,可通過完善的社區管理開展)、急救方案(即二級預防中的急救,由衛健部門組織進行有效的急救培訓,避免二次傷害)等。
第四,監督法律法規的執行,減少或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在交通法規中,明確規定騎行帶兒童有年齡限制,且載客人數明確規定,騎行速度明確規定,兒童乘私家車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并明確了違規的懲罰力度,但并未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與執行。如果衛健部門通過合作監督,增強市民的認知度,就能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規,從而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