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沙粒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我們是西北油田最基層的工作者。
每天穿著紅色的工裝,頭頂安全帽是我們最直觀的樣子。累、辛苦、滿身油污、又黑又邋遢可能是別人對我們常有的印象,甚至家人有時候也會這樣的覺得。
確實,我們成天就是在油場里轉,工作就占據了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鉆井是24小時不能停的,司鉆房得有人全天候操控,一些數據的監控也必須是24小時。我們也需要高空作業,比如鉆井加立柱的時候,就得爬上40多米高的井架進行作業,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怕的,但是后來就習慣了,其實站在井架上向遠處看的時候,才最能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在沙漠里。
原油從井里抽出來后會集中到處理廠,在處理廠的工作相對智能一些,很多監測都已經自動化,我們只要日常巡檢、校對數據、維護設備,排除安全隱患,而且后方的技術和科研人員也一直在做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比如利用機器人“慧眼”對變電站進行巡檢,根據“熱源跟蹤”原理完成無人機的全天候巡檢等。
一線的工作其實也可以落在很小的方面,比如花很長時間去擦設備上的油污,這很基礎,卻很重要,這不僅僅是為了安全,就像在家里掃地擦桌子一樣,設備干凈了我們工作也會更開心,。在一線工作就是這樣,往小了說是掙辛苦錢,但是往大了說,掙這辛苦錢的過程就是油從地層走向千家萬戶的第一步。
沙漠最熱的時候感覺鞋底都會融化,沙塵來的時候連牙齒縫里都是沙,油場本身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每天見到的也就這么幾個人,家里有事兒也常常顧不上,但是干哪一行不是艱苦的。有時候想想我們在這里真的很像這沙漠里的幾粒沙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