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首席展望|華泰李超:大規模行情要等流動性顯著好轉
2018年滬深股指全年累計收跌均超20%,熊冠全球。
2018年單邊下行的A股是否會在2019年迎來曙光?近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陸續采訪了一批行業知名的基金經理、分析師、經濟學家等,回顧2018年市場,展望2019年行情。今天刊發的是對華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的專訪。

政策方面,李超預計,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赤字率可能提高到近3%,減稅(增值稅為主)降費(社保費率調降為主)累計將超去年總體水平,預計在1.3萬億以上。貨幣政策將會出現向穩增長切換的過程,逐漸由靈活適度轉向穩健略寬松。
“物價方面,2019年仍難有‘豬油共振’,不會構成明顯通脹壓力,預計CPI中樞2.5%,高點在5-6月份,即上半年經濟呈現類滯脹格局,因此對于股市而言,下半年相對收益將優于上半年?!崩畛绱藢ε炫刃侣動浾弑硎?。
對于股市,李超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以穩為主的政策基調,國家維穩資本市場的意愿較強。具體而言,股市全年難見盈利拐點,走勢更多地取決于流動性、利率和風險偏好。
在各個時間階段關注的板塊個股不同。李超表示,利率下行更為看好成長股龍頭,如國家資本與商業長周期結合的相關高端制造業,如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部分時段可參與結構性機會,如二季度CPI上行、CPI上穿PPI時,看好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及農業等板塊投資機會;如7、8月份地產政策邊際放松,看好地產和銀行板塊。
最后,李超也提到,資本市場的大規模行情,仍要期待流動性顯著好轉的正面邏輯,短期內機會不大,認為未來的最大機會仍在于美元資產見頂趨弱的背景環境、同時國內主動加大對外開放的政策紅利。
下為李超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的問答全文:
澎湃新聞:你怎么看2019年的經濟基本面?是否會受到全球整體宏觀環境的影響?
李超:展望2019年,全球最大的宏觀預期差是從美國經濟一枝獨秀轉變為全球經濟再平衡。目前美國朱格拉周期進入下行期,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大概率在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見頂,美元指數將總體震蕩下行,這也將減輕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對于國內經濟形勢,2019年消費、投資、進出口均存在一定下行壓力,預計GDP增速繼續回落至6.3%左右,經濟下行壓力將繼續加大。今年政策調控方向將著力發展制造業投資,重點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高端制造業,基建和地產等傳統動能將作為儲備政策,如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三季度可能邊際放松房地產政策,但放松也會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邏輯下,重點保護剛需,放松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首套房剛需措施。
澎湃新聞:2019年的貨幣政策會有哪些關注點?各項政策還有哪些空間?
李超:我們預計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赤字率可能提高到近3%,減稅(增值稅為主)降費(社保費率調降為主)累計將超去年總體水平,預計在1.3萬億以上。貨幣政策將會出現向穩增長切換的過程,逐漸由靈活適度轉向穩健略寬松。
1月4日,央行實施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考慮不再續作一季度到期MLF等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我們認為央行后續大概率會選擇連續降準,預計2019年還有3次降準。央行全面降準之后還有全面降息,降息的時間窗口有望落在2季度。
物價方面,2019年仍難有“豬油共振”,不會構成明顯通脹壓力,預計CPI中樞2.5%,高點在5-6月份,即上半年經濟呈現類滯脹格局,因此對于股市而言,下半年相對收益將優于上半年。
澎湃新聞:你覺得投資者在做大類資產配置的時候,應該如何去配置投資組合?
李超:大類資產配置仍然最為看好利率債,隨著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以及貨幣政策持續寬松,我們預計2019年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底部能到3.0%左右,今年名義GDP增速仍是回落的走勢,基本面因素決定了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另外,從發改委密集批復各地基建項目,以及政策保障融資平臺合理融資需求的角度,我們繼續看好基建類城投債。
受風險偏好沖擊、政策擾動、海外事件的多重影響,需密切關注資本市場高波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疊加美元趨弱的判斷,我們相對看好黃金。
澎湃新聞:如何看待A股市場形勢?在策略方面怎么布局?
李超:對于股市,我們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以穩為主的政策基調,國家維穩資本市場的意愿較強。具體而言,股市全年難見盈利拐點,走勢更多地取決于流動性、利率和風險偏好。
利率下行更為看好成長股龍頭,如國家資本與商業長周期結合的相關高端制造業,如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
部分時段可參與結構性機會,如二季度CPI上行、CPI上穿PPI時,看好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及農業等板塊投資機會;如7、8月份地產政策邊際放松,看好地產和銀行板塊。
澎湃新聞:從全球宏觀背景下來看,應該怎么把握國內資本市場的機會?
李超:資本市場的大規模行情,仍要期待流動性顯著好轉的正面邏輯,短期內機會不大,我們認為未來的最大機會仍在于美元資產見頂趨弱的背景環境、同時國內主動加大對外開放的政策紅利。如果本輪美元周期進入大周期向下拐點,資本有望向新興市場回流,對新興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產生較強的正面影響。
中國仍然是比較有優勢的吸引外資的新興市場國家,如果資本回流將為A股中長期估值牛市創造流動性寬松條件,未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將有利于資本回流中國,長期來看新一輪牛市仍可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